从来没有一种出行解决方案,能够像对私用户换电模式一样,承载着厚望,却又饱受争议。从Better Place到特斯拉,从国家电网到蔚来汽车,几经波折却历久弥新。就在近日,纯电动汽车领航者北汽新能源宣布,将在近期启动面向私人用户的换电服务,并率先在北京试点运行。
北汽新能源换电服务站
放眼互联网时代的出行生态,尽管实现的具体路径各所不同,但每一项成功的创新,在商业模式上都无一例外地囊括了由“必要性”“经济性”“便利性”和“可靠性”组成的四大属性。那么,北汽新能源即将正式发布的对私换电模式,将如何打造属于自己的“四大属性”?
必要性:对私换电模式能解决什么问题?
伴随着长续航、快充等纯电动汽车技术的普及,关于对私换电模式是否必要存在的质疑一直不绝于耳。
充电本身的短板,是对私换电模式存在的大背景。众所周知,高倍率快充对电池性能的影响是不可逆的,快充可能导致动力电池性能衰减,进而影响车辆续航。与此同时,私人慢充充电桩的建设受制于场地因素,在寸土寸金的北京,要保证每辆纯电动汽车都能有慢充桩还需假以时日。
电池的利用效率,是换电模式存在的必要逻辑。以一辆纯电动汽车的动力电池拥有2000次充放电的寿命计算,在现有的慢充+快充交替使用的模式下,一般用户驾车行驶10万公里,最多只进行了500次充放电,剩余的1500次充放寿命则面临浪费。而换电模式存在的意义,就是通过集中管理、使用电池,将每一块电池的2000次充放电寿命尽可能多的开发、利用起来。
那么北汽新能源的对私换电模式究竟将以怎样的方式超越充电模式的短板、提升电池的利用效率?答案引人期待。
经济性:对私换电模式划算吗?
当下同级别纯电动汽车的价格高于燃油车,这也是阻碍纯电动汽车快速普及的关键因素之一。那么,如果换电模式对普通消费者可实现的情况下,消费者购买纯电动汽车的门槛能否实现大幅下降?
北汽新能源副总经理、营销公司总经理李一秀近期表示:“对私换电模式下,通过电池的产权交易变成使用权交易,把电池变成‘煤气罐’,客户拿着‘煤气罐’去充气就行,只需要付气钱,‘煤气罐’没必要买。”
这意味着,在北汽新能源的“车电价值分离”模式下,消费者将不再需要100%支付电池价格,转而通过电池租用方案、购买换电套餐等方式,实现车辆的低成本拥有和使用。购车价格的减少无疑将降低消费者的购车门槛。
而在使用成本层面,尽管目前尚不能明确北汽新能源对私换电的具体收费标准,但此前其在出租车领域的运营案例或许具有参考意义。按照厦门换电出租车司机的普遍反馈,与双燃料出租车相比,北汽新能源换电出租车司机单班月收入增加2000元左右,双班增收达到了4000元。
北汽新能源发布“擎天柱计划”,计划建设分布式光储换电站
至于北汽新能源对私换电模式的使用成本将交出怎样的“答卷”,静待其揭晓答案。
便利性:如何保证新模式的使用便捷?
用户体验是决定一种新兴商业模式成败的关键。对于对私换电模式而言,如何保证对私换电模式的使用体验优于快充甚至燃油车加油?
在基础设施的建设方面,此前李一秀曾公开介绍道:“我们在北京市建立一个相当于加油站的网络密度、可换可充的用电渠道,即将落地。北京市的加油站的服务半径平均是1.8公里,我们建的以换电为主、带充电模式的换电站,服务半径大概是在2-3公里,可以像加油站一样提供方便快捷的服务。”
在换电速度方面,当前北汽新能源采用的换电技术,能实现3分钟内完成换电,效率足以媲美油车加油。
汽新能源换电模式一次换电仅需3分钟
而按照北汽新能源一贯的模式创新风格,对私换电模式还有哪些新的使用体验,目前尚不得而知。
可靠性:如何保障对私换电可靠运行?
许多看上去很美的创新模式,最终往往败在启动初期的糟糕的可靠性上。那么北汽新能源如何保障对私换电模式的可靠运行?
成熟的运营经验、扎实的运营基础,或者就是北汽新能源对这一问题的回答。早在2015年,北汽新能源就开始面向出租车市场推广换电模式。截至目前,北汽新能源已在全国建成换电站113座,投放换电版的出租车、网约车6000余台,累计运营里程8亿公里,个人最长行驶里程50万公里,累计更换电池800万次。
北汽新能源EU300换电版车型服务2018全国两会
此外,在技术层面,北汽新能源的换电模式拥有300多项技术专利,掌控了快换连接系统、底盘换电系统、智能控制系统和快换电池箱等多项核心技术。
作为国内对私车电分离模式的首推者,北汽新能源车电价值分离模式的意义,绝不仅仅囿于企业自身一个业务模式的成败,更重要的意义在于为全行业探索出一条全新路径,让用户获得便利,让行业共赢共生,进而促进纯电动车的推广,加速绿色出行方式的普及。据悉,北汽新能源对私车电价值分离模式的投入运用指日可待,究竟其将以怎样的方式开拓新细分市场,让用户接受进而买单,我们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