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自治区政府办公厅印发了《广西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若干措施》,针对新能源汽车售前售后以及充电基础设施规划等问题提出了36条举措,进一步加快新能源汽车应用推广。今年10月下旬,自治区发展改革委印发了《广西新能源汽车充电基础设施规划(2021—2025年)》,要求全区未来五年将建成与新能源汽车保有量相适应的车桩相随、适度超前、智能高效的城乡公共充电基础设施服务网络体系,满足全区电动汽车充电服务需求,在全区形成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充电服务市场。
11月10日至15日,记者实地走访了我市多个新能源汽车充电桩服务点,详细调查了解当前我市新能源汽车充电桩普及情况。
记者走访:充电设施分布不均、数量较少
在位于深港路的蓝鼎充电站,记者发现该站只有1个充电桩,可同时供3辆新能源汽车充电,此时充电桩正给3辆汽车充电。在位于广东路兴海社区的新能源汽车充电站,记者看到,该站设有4个快充口、14个慢充口。在位于廉明西里的特来电充电站北海市铜鼓新苑站,该站只有1个充电口,而且,该站位置较为偏僻。在位于北京路与站前路交汇处的万汇广场充电站,设有4个快充口、8个慢充口,但在此处充电需要收取停车费。在位于创基路的智充充电站(创基路站),记者观察到,该站利用沿路的停车位,设有5个充电桩共10个充电口,充电需要侧方位停车。
记者在实地走访中了解到,新能源汽车充电设施分布不均等情况比较凸显,个别区域能基本满足周边群众的充电需求,但很多区域都无法满足,特别是在节假日等出行频率较高的时间节点,容易造成个别充电设施较完善的区域出现“排长队”现象。
新能源汽车车主:解决“充电难”是最迫切需求
“小区地下停车场不准安装充电桩,地上停车位都卖完了,想要充电就只能到这里。”正在蓝鼎充电站给爱车充电的车主廖芳芳说,该充电站离家比较近,但充电桩太少,国庆期间根本不敢开车出去,因为回来后肯定没有充电位置。另一侧正在充电的车主陈立同样表示,有时来得不巧,可能还要排队充电;有时候有些车主不充电,却把汽车停在这里,导致需要充电的汽车不能充电。
“我家不在这边,但这边充电位置比较多,我每次充电都特地过来。”车主常新元告诉记者,平时来充电都是首选快充接口,而自己也正好趁机会休息一下,找地方坐坐或者在车里睡觉。
张澜在万汇广场附近上班,按照就近原则,他将自己的新能源汽车选择在万汇广场充电站充电。张先生表示,万汇广场充电站的充电桩虽然很充足,但每次遇到燃油车占用充电专用车位的现象,就很无奈。
市民:配套无法跟上影响购车欲望
相对于传统的燃油车,新能源汽车除了能带来技术的革新、操作的便利、极低的购车门槛,还能为普通家庭每月省下一笔养车费用。
“现在电动汽车的普及就像当年的电动车一样,低成本、低养护的特点,吸引每一个普通家庭。”市民李莉说,虽然今年她有购买新能源汽车的计划,但考虑北海充电桩少、小区无法安装充电桩等问题,她最终选择了传统燃油车。
市民张丰逸是一家合浦企业的职工,但家住在北海市区。去年计划换车时,张先生也曾考虑更换新能源汽车,可一旦更换新能源汽车,他必须安排时间等待充电,而且居住的小区附近都没有充电设施。综合因素考虑,张先生放弃了新能源汽车。
“买车本来就是为了享受,结果现在买了这车整天都想着要去哪儿充电方便。”市民钟旭昌是一家汽车养护站的员工,今年年初,他购买了一辆五菱牌的两座新能源汽车。虽然买车门槛很低,但小钟没想到充电并不容易。“新能源汽车充电时间长、充电桩少等问题,还是比较影响日常出行的。”
有关部门:配套充电设施建设稳步推进
记者近日从市发展改革委获悉,在新能源汽车保有量增量任务方面,我市完成率超过100%,已提前超额完成年度任务。截至今年10月31日,全市新能源汽车保有量已达6118辆,全区排名第四。而在新能源汽车充电桩建设方面,全市共建有充电桩1243个,其中今年累计建设充电桩737个,完成率已达74.8%,建设数量排在全区第七。目前,我市新能源汽车充电基础设施建设工作仍在稳步推进。
我市力争到2023年,新能源汽车保有量新增1.19万辆以上,建成充电基础设施11899个。届时,我市新能源汽车充电网络更加完善,区域分布更加合理,充电服务也将更趋便捷。
北海日报 记者 廖思宇 李建斌 张铭月
【网络编辑:罗钊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