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上风电制氢成“新宠”

发布日期:2021-11-26  来源:中国能源报 作者:李丽旻  作者:中国风光储网--新闻中心

核心提示:近日,江苏省盐城市市委副书记、代市长周斌公开表示,十四五期间,盐城市已规划了902万千瓦近海和2400万千瓦深远海风电容量,同

近日,江苏省盐城市市委副书记、代市长周斌公开表示,“十四五”期间,盐城市已规划了902万千瓦近海和2400万千瓦深远海风电容量,同时推进千万千瓦级远海海上风电基地建设。
 
实际上,海上风电国家补贴取消在即,各地深远海风电开发规划也已陆续浮出水面。尚未达成平价目标的海上风电行业,如何实现深远海风电开发盈利?
 
迈向深远海
 
“随着各产业用海需求不断提高,海洋生态环境保护意识逐步增强,近海海上风电总体开发潜力有限,‘十四五’中后期近海资源紧张。同时,借鉴欧洲海上风电经验趋势,中国海上风电建设海域由近及远发展是必然趋势。”国家能源局新能源司副司长王大鹏表示。
 
“从储量上来说,初步估计,我国深远海地区风能储量是近海的三倍以上,深远海风电的开发具有非常大的潜力。”某风机制造企业浮式风机研发负责人告诉记者,“但在离岸50千米以上的海域,输电成本会因为海缆成本的提高而快速增加,这也是目前我国深远海风电开发的主要挑战之一。”
 
有测算显示,目前电压等级为220千伏的海缆每千米造价在400万元左右,在离岸70千米以上的海域,海缆在整体海上风电项目中的成本占比可能高达12%左右,远高于近海风场。
 
面对这一现状,多位业内人士指出,与近海类似的电缆输送模式不是深远海风电项目开发的唯一解决方案,推动深远海风电从单一品种发展向多品种融合发展转变将是海上风电的新趋势。
 
“海上风电与海洋牧场、海上油气、海水淡化,氢能、储能多种能源综合开发利用融合发展,有助于提升海域利用效率,提升项目整体效应,是海上风电的重要发展方向。”王大鹏指出。
 
新模式可行
 
今年下半年开标的海上风电项目,主机报价均创下历史新低。海上风电如何实现平价?业界人士普遍认为,不仅需要主机厂商降本,更需要全产业链共同努力,实现降本增效。
 
“面对未来深远海的风电项目开发需求,技术创新必不可少,将风电转化为必备、必要的化工产品将是一大可行方案。”此前,新疆金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总裁曹志刚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通过制氢或制氨,然后通过轮船或者管道等方式送出,就是一大可行的创新模式。随着海上风电平价时代的开启,这些概念也会变得越来越广泛。”
 
华创证券在其最新研报中指出,海上风电步入深远海,将未能实现消纳的风力发电量通过电解等方式分解成液态或气态的化学能源来储存,尤其是海上风电制氢,将有望成为海上风电深远海开发的破局关键。
 
据记者了解,目前海上风电制氢的主要形式一是产生的电量通过海底电缆传送至沿岸的电解槽,将水电解产生的氢气储存并运往各处,二是将风力发电的电能传送至海上油气平台,在油气平台将水电解后利用现有的天然气管道将氢能传送至陆地。
 
在彭博新能源财经高级分析师汪子越看来,虽然海上风电发电成本预计长期高于陆上风电,但由于海上风电本身具备更高稳定性、更大规模的特性,对于电解水制氢来说是一大优势。“对于可再生资源制氢,利用小时数越高,电解槽的产出越稳定,利用率越高,稳定的投资成本则被平摊。”
 
大批项目蓄势待发
 
实际上,根据彭博新能源财经发布的数据,全球范围内已经公布的电解水制氢项目储备总计规模达到3200万千瓦,约有一半来自于海上风电制氢,其中,德国、荷兰、丹麦等欧洲国家均已有百万千瓦级以上的海上风电制氢规划。
 
在我国,随着政府以及企业加快相关布局,海上风电制氢项目规模也正蓄势待发。
 
今年6月,浙江省在《浙江省可再生能源发展“十四五”规划》中提出将“探索海上风电基地发展新模式”,集约化打造海上风电+海洋能+储能+制氢+海洋牧场+陆上产业基地的示范项目。同月,福建省漳州市也印发了《漳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提出将加快开发漳州外海浅滩千万千瓦级海上风电,布局海上风电制氢等氢能产业基地,发展氢燃料水陆智能运输装备,构建形成“制氢—加氢—储氢”的产业链。
 
不仅如此,9月,大连市太平湾与三峡集团、金风科技也共同宣布将共同建设新能源产业园,重点发展海上风电、光伏、氢能为主的新能源产业,计划通过风电制氢、储氢、运氢以及氢能海洋牧场利用等培育氢能产业链条。

 
关键词: 制氢
 
[ 频道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沪ICP备16055099号-94

风光储网 版权所有 © 2016-2018 咨询热线:021-6117 0511  邮箱:sina@heliexpo.cn 在线沟通:

本网中文域名:风光储网.本站网络实名:风光储网-最专业的风光储行业信息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