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能董事长黄迪南:氢能发展应打通“制-储-运-加-用”关键

发布日期:2021-11-24  来源:上海石油天然气交易中心  作者:中国风光储网--新闻中心

核心提示:申能董事长黄迪南:氢能发展应打通“制-储-运-加-用”关键环节
          申能董事长黄迪南:氢能发展应打通“制-储-运-加-用”关键环节

         申能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黄迪南表示,氢能是助力实现“双碳”目标的重要零碳能源,能源企业应积极融入国家和地方“双碳”战略,聚焦行业痛点,攻关技术难点,打通氢能发展的“制-储-运-加-用”关键环节,逐步拓宽氢能应用场景。

在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下,我国正加快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其中氢能有望发挥重要作用。申能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黄迪南接受新华财经专访时表示,氢能是助力实现“双碳”目标的重要零碳能源,能源企业应积极融入国家和地方“双碳”战略,聚焦行业痛点,攻关技术难点,打通氢能发展的“制-储-运-加-用”关键环节,逐步拓宽氢能应用场景,推动行业可持续发展。

氢能是助力实现“双碳”目标的重要零碳能源

作为洁净零碳的二次能源,氢能被认为是未来能源变革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发展氢能也已成为国际社会的共识。黄迪南预计,到2050年,氢能在我国终端能源体系中的占比将超过10%,成为我国能源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

黄迪南指出,在我国实现“双碳”目标的过程中,氢能的发展有助于保障能源安全、解决能源大规模储存问题以及在电气化难度较大的领域发挥作用。

在保障能源安全方面,我国西北地区风光资源丰富、东部沿海海上风能资源充足,利用可再生能源制氢,有助于在绿色低碳转型过程中,实现能源的安全稳定供应,同时氢能还可以作为能源载体进行国际贸易,实现能源出口,扭转我国能源格局。

在能源供给侧,氢能是实现能源大规模储存的有效载体,通过将可再生能源转化为氢能进行储存,可以有效解决弃风弃光问题,实现跨时段甚至跨季节调峰,有利于解决零碳能源供需的时空错配问题。

在能源消费侧,氢能是电气化的有力补充,尤其是在电气化难度较大的长途载重运输、航运、冶炼等领域,氢能可以有效助力这些领域“脱碳”。

前瞻布局产业化发展 着力打通氢能全产业链

近期,《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意见》(下简称《意见》)《2030年前碳达峰行动方案》(下简称《方案》)相继发布。黄迪南说,作为碳达峰、碳中和的顶层设计,《意见》和《方案》多次提到氢能,并提出相关指导意见,赋予了氢能更高的使命,也为氢能产业发展指明了大方向,有助于推动氢能在钢铁、石化化工、交通运输等多元场景的应用。

随着氢能发展步入重要机遇期,黄迪南认为,能源企业应积极融入国家和地方“双碳”战略,聚焦行业痛点,攻关技术难点,打通氢能发展的“制-储-运-加-用”关键环节,前瞻布局产业化发展,逐步拓宽氢能应用场景,推动行业可持续发展。

黄迪南表示,针对绿氢制备、氢能储运、燃料电池等行业痛点、难点,企业可加大相关技术培育,推动创新技术的产业化应用,打通科技成果转化的“最后一公里”。据了解,申能集团已经围绕氢能与燃料电池产业的上中下游开展了多点布局,收购了高压气体储运装备研发制造企业浙江蓝能,入股了燃料电池电堆研发制造企业上海氢晨科技,目前两家公司均已发展成为产业链相关环节的头部企业。

黄迪南说:“氢能是申能集团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要一环,是未来重要的新增长点。”据了解,“十四五”期间,申能集团将按照氢能产品制造的“三纵战略”,围绕电解槽、储运设备、燃料电池三大产品布局,形成氢能上中下游高端制造产业集群,为氢能示范应用场景建设奠定基础。

与此同时,申能集团还将聚焦应用场景的“三横战略”,推动三大纵向产品在上海以及全国其他具有氢能先发优势的区域实现多场景示范应用,引领氢能多元化应用场景的拓展,努力构建具有申能特色的氢能全产业链,助力我国氢能尽快实现产业化发展、规模化应用。

政企携手、综合施策推动产业快速健康成长

对于氢能的应用,黄迪南指出,氢能发展的重点领域不仅局限于交通领域,在“脱碳”难度大的工业部门,氢能也有独特的“减碳”优势,但目前我国各地氢能产业规划发展方向基本聚焦于交通领域,容易导致低水平重复投资等问题。

他建议,坚持场景导向,用“以奖代补”等扶持政策,推动可再生能源制氢、天然气掺氢、氢能冶金、甲醇/氨输氢等氢能利用领域多点开花,形成规模效应,驱动技术创新迭代。

为促进行业快速健康成长,黄迪南还建议出台氢能发展的国家级专项规划,确立近期、中期和远期的氢能发展路线图。同时,制定氢能产业制、储、输、运、用等全环节的技术、检测、安全等标准。此外,建立健全氢能相关市场机制,与储能、调峰、碳交易等市场形成联动,充分反映氢能的市场价值、服务价值与环境价值。


 
关键词: 氢能
 
[ 频道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沪ICP备16055099号-94

风光储网 版权所有 © 2016-2018 咨询热线:021-6117 0511  邮箱:sina@heliexpo.cn 在线沟通:

本网中文域名:风光储网.本站网络实名:风光储网-最专业的风光储行业信息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