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副秘书长师建华介绍,“十三五”期间,我国汽车产业发展成绩亮眼。我国汽车市场规模全球最大,汽车产销量、保有量已连续多年居世界首位。到今年9月底我国汽车保有量将达2.97亿辆,年底将超3亿辆,预计“十四五”期间将保持年均4%的增长速度。
会上,中国经济信息社与中国汽车工业协会联合发布了《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报告2021》。报告称,在过去的十年里,我国新能源汽车市场呈持续高速增长的态势。

▲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报告2021发布。中新网 赵强 摄
围绕“高质量发展”的主题,报告分析了国内外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现状以及我国主要城市实现新能源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路径与进展,并提出加快促进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对策建议。
报告指出,随着新能源汽车市场从政策驱动向市场驱动转变,以及“双碳”目标的推进,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进入新的高质量发展阶段已成为必然选择。
会议指出,新能源汽车产业进入新发展阶段,市场化程度正在不断提升。尽管受到局部疫情和全球芯片供应紧张等影响,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销量也依然在刷新着历史记录,世界上先进的技术纷纷向中国聚集,在研发体系建设、产业供应链培育、衍生业务拓展等领域全面扩展。
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统计,今年1-10月份我国新能源汽车累计产销量同比均增长约1.8倍。截至目前,新能源汽车在汽车销量中的占比已经达到了11%,11辆车中就有1辆是新能源汽车。
此外,报告结合《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5年)》的要求指出,在推动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过程中,提高技术创新能力是实现突破的有力支撑,推动产业融合发展是跨界协同的必然趋势,完善基础设施体系是缓解消费者焦虑的关键所在,而构建新型产业生态是融合创新的时代特征。
为更好地促进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的高质量发展,报告提出六方面建议,其中包括补齐产业短板,实施强链补链行动,全面提升产业链竞争力;在核心技术上快速实现突围,持续提升新能源汽车的安全性、续航里程和驾驶体验;进一步提高新能源汽车的推广应用力度,加快充换电基础设施建设,提升互联互通水平等。
审读:喻方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