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集锦丨各地正加快勾勒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路线图

发布日期:2021-11-16  来源:e充网车友会  作者:中国风光储网--新闻中心

核心提示:近几年,世界各国都将目光从传统能源转移到新能源上,并将发展新能源产业上升到国家战略地位,发展新能源产业,大力推动低碳经济
 近几年,世界各国都将目光从传统能源转移到新能源上,并将发展新能源产业上升到国家战略地位,发展新能源产业,大力推动低碳经济,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已成为普遍共识。
 
我国目前正值“十四五”开局之年,各地正在加快勾勒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路线图。近期各地相继出台相关政策,促进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
 
广东:2021-2022年配置节能小汽车增量指标增加至8万个
 
临近年底,各地密集出台新的促消费举措,如扩大汽车消费、提升商圈消费、发放消费券等,增强消费对经济增长的压舱石作用。商务部副部长兼国际贸易谈判副代表王受文日前在第四届进博会期间表示,商务部将提升传统消费能级,加快推动汽车由购买管理向使用管理转变,支持新能源汽车产业加快发展。
 
新能源汽车等大宗商品是促消费重点,近期广州出台《关于促进城市消费的若干政策措施》,提出2021-2022年配置节能小汽车增量指标增加至8万个。深圳市则提出,进一步放宽新能源小汽车指标申请条件,取消社保条件等限制,促进新能源小汽车销售。
 
西安:明年将建成投运10000根充电桩
 
11月3日,西安市政府印发《加快推动新能源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实施意见》提出,到2022年,全市新建成投运集中式充电场站200个、充电桩10000根。力争到2025年建成投运新能源汽车充电站350个、充电桩20000根。到2025年,我市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实现“一跃升四突破”。
 
到2025年,力争全市新能源汽车产业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占全市汽车制造业的40%以上,产销规模稳居全国前列。“十四五”期间,全市新增注册汽车中新能源汽车保有量持续提高,力争到2025年,全市新能源汽车保有量达到50万辆左右;公共领域全面电动化,提升重载货车、工程车新能源汽车渗透率。力争到2030年全面实现电动化。
 
西安市将积极布局智能网联汽车、氢燃料汽车等引领产业未来发展的关键领域,实现乘用车、商用车及专用车全系列多元化发展。以整车需求为牵引,做强动力电池,做大电机、电控,破解“卡脖子”瓶颈及短板弱项,形成全产业链集群化发展。并加快充电基础设施建设,推动制定相关标准和完善监管体系,营造良好的使用环境。
 
鼓励私人领域推广使用。继续实施新能源汽车停车便利、不限行、充电桩补贴等优惠政策。到2025年,私人购买的新能源汽车占比逐年提升,力争全市新增注册个人购置汽车中新能源汽车占比50%左右。
 
福建泉州、吉林延边:购新能源汽车可领取补贴
 
福建泉州市、吉林延边州也发布新能源汽车的补贴计划。根据有关计划,在泉州购买5万元以上新能源汽车,将获得购车补贴5000元;延边州的红旗新能源汽车特定车型单车补贴高达6万元。
 
全国乘用车市场信息联席会秘书长崔东树表示:“目前缺芯情况有所缓解,预计今年新能源汽车产量将达240万辆,明年初可能会有更多相关促消费政策。”
 
浙江:到2025年将推广氢燃料电池汽车近5000辆 加氢站近50座
 
11月8日,浙江省发展改革委发布《加快培育氢燃料电池汽车产业发展实施方案》。该方案提出的主要目标是:到2025年,浙江省要在公交、港口、城际物流等领域推广应用氢燃料电池汽车接近5000辆,规划建设加氢站接近50座。
 
为达到上述目标,浙江省提出,到2025年氢燃料电池汽车产业生态基本形成,产业链上具有一批竞争力强的优势龙头企业。同时,氢燃料电池相关基础材料、关键零部件等核心技术攻关取得积极进展,达到国内先进水平,政策法规体系逐步健全。
 
方案对将产业布局和应用场景有机结合也有明确要求。方案提出,要打造具有浙江特色的两条“氢走廊”。一是依托G92串联起嘉兴、杭州、绍兴、宁波等环杭州湾重要节点城市,加快形成长三角氢燃料电池汽车产业集群;二是以金华、宁波、舟山为重点,依托甬金高速建设氢能高速通道,围绕自由贸易区创新发展,着力构建“义甬舟”氢走廊。
 
“从方案内容看,浙江省氢能产业布局规划已经做得非常清晰明确。”有市场人士分析认为,浙江省氢燃料电池汽车产业发展旨在通过打造升级示范区、省级示范点,形成宁波、嘉兴、绍兴、金华、舟山几个城市的产业集群。

 
关键词: 新能源汽车
 
[ 频道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沪ICP备16055099号-94

风光储网 版权所有 © 2016-2018 咨询热线:021-6117 0511  邮箱:sina@heliexpo.cn 在线沟通:

本网中文域名:风光储网.本站网络实名:风光储网-最专业的风光储行业信息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