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6日早间,一份落款为“深圳比亚迪锂电池有限公司”的《电池价格上调联络函》在行业内引发热议。
在联络函中,深圳比亚迪锂电池有限公司声称由于市场变化、叠加限电限产影响,2021年锂电池原材料较去年12月不断上涨、负极材料等供应持续紧张,导致综合成本大幅提高。根据原材料价格上涨实际情况,经研究决定,上调C08M等电池产品单价,涨幅不低于20%。
针对于联络函中所描述的“因原材料价格上涨导致动力电池产品单价上调”,比亚迪方面在接受多家媒体采访时表示“内部调查中,尚不予以置评”。
工商资料显示,深圳比亚迪锂电池有限公司为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的全资子公司,法人代表王传福,总经理为何龙。据比亚迪内部人士透露,该公司主营业务为对外动力电池配套,和之前业内引发热议的刀片电池主体公司弗迪电池平行,主要合作公司有程力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石家庄煤矿机械有限责任公司等,集中在商用车配套动力电池。
此次比亚迪在联络函中明确表示价格上涨的产品为C08M等其它电池产品。
资料显示,C08M仅是比亚迪某动力三元电池型号的代表,但此次涨价不仅仅针对该款电池。有接近比亚迪锂电池的人士透露,此次联络函重涨价范围原则上涉及目前所有的电池(包含三元和LFP),暂定存量项目实施涨价,新合同直接以新价格签署。
尽管针对此次的涨价适宜,比亚迪方面刻意保持了低调,但由于上游原材料涨价导致电池行业整体价格抬升,已成为不争的事实。
根据CIAPS跟踪,2021年9月三元正极、铁锂正极、电解液、负极均价相比2020年12月分别+42%、87%、145%、3%,测算到电池成本价格上升幅度已超20%。
据媒体报道,近半个月以来,国轩高科、鹏辉能源、天能锂电、赣锋锂业均发布了调整电池或电池原材料价格的通知函,不过除比亚迪明确了电池价格涨幅将不低于20%、赣锋锂业金属锂全系产品单价上调10万元/吨之外,其他企业并未明确具体涨幅。
“动力电池价格的上涨,浅层面的推动原因是原料成本上涨,深层次则是供给侧改革带来的行业矛盾的进一步凸显加剧”,行业专家对汽车预言家表示,按照传统模式,汽车产业链中的价格波动和需求密切相关;但此次动力电池价格的上涨,和整个行业长久以来的无序粗放扩张有很大的关系。
资料显示,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销持续提升。作为新能源汽车“三电”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动力电池迎来新的发展契机。近年来,在新能源汽车发展带动下,我国动力电池市场规模高速增长,但高端产能不足,低端产能利用率不足,行业优质资源稀缺。
过去一年内,国内动力电池生产线扩容速度持续提升。从宁德时代到国轩高科、从比亚迪到赣锋锂业都不约而同的选择了产能扩张。根据资料,宁德时代锂电池产能规划约600GW;比亚迪计划2022年电池产能超100GWh;中航锂电“十四五”规划产能超300GWh;孚能科技2025年产能将超100GWh;亿纬锂能2023年方形磷酸铁锂电池产能或达32GWh;蜂巢能源2025年将提升至200GWh产能;瑞浦能源2025年达到200GWh产能……
国内动力电池产能的提升,直接推高了国际原材料价格。资料显示,三元材料直接受贵金属镍、钴、锰等价格波动影响,而全球锂矿、钴矿、镍矿资源多集中在海外,如智利的锂精矿、刚果的钴矿、澳大利亚的镍矿,定价权几乎均被头部矿业集团所垄断。
一方面是动力电池企业的扩张推高了原材料成本价格;一方面是新能源汽车销售持续提升,业内寄希望于规模扩张带来成本的下降。在动力电池的发展上,行业矛盾开始不断加剧。有行业分析人士坦言,当前新能源汽车存在的真实续航短、充电慢、衰减快、售价高、安全性堪忧、残值低等诸多痛点,根源均是电池问题。动力电池企业需要从供给端,持续完成技术突破和原材料的自主可控;主机厂也应该从消费端和动力电池企业一起推动电池的技术转型升级。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化学与物理电源行业协会动力电池应用分会专家委员会主任委员吴锋接受媒体采访时认为,当前是全球汽车产业转型升级和加快变革的关键之年,电动化、智能化融合发展已成为新能源汽车与动力电池发展的主题。国内动力电池企业需要加大对电池材料与相关基础科学的研究,尤其要注重卡脖子技术的突破和颠覆性技术的创新。
这本质上是一场侧供给改革的实践。不具名的新能源汽车专家对汽车预言家表示,传统的动力电池供应配套,走的是零部件供应模式。动力电池厂家和主机厂的关系就是简单的供货关系。但随着智能电动汽车的进一步发展,这种发展模式越来越受到制约。动力电池企业应当从供给侧出发,持续推动动力电池技术突破。
中国化学与物理电源行业协会动力电池应用分会标准化工作组研究部主任周波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动力电池的运营模式需要提升。针对车电分离,建议标准的制订和示范试点同时进行;针对电动汽车不同运营场景,探索适合车电分离发展的应用场景试点,进行规模示范推广应用,并总结经验,完善车电分离、换电商业生态圈及效益圈。
包括在碳中和背景下,动力电池企业的高效集约发展,也应该被提上案头。地球资源有限,动力电池企业需要布局动力电池回收体系,以实现资源的循环往复利用。
分析人士指出,动力电池产业下一步不仅要把产业做好,还需要在材料体系、结构工艺装备、科研、资本、动力电池、主机厂等诸多方面融合而成一个大的生态系统。而在整个产业中,也需要更好的专业分工,更好的系统协作,才能产生产业链的核心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