赣锋锂业预计2021年前三季度归属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20.83亿元-25.73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530.14%-678.41%。其中,第三季度归属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9.15亿元-10.92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456.22%-556.21%。
赣锋锂业表示,业绩变动的主要原因是,报告期内,公司产品产销量同比增长,且产品的销售均价同比上涨,导致公司经营性净利润同比增长。此外,报告期内,公司持有的金融资产产生公允价值变动收益,导致公司非经常性收益同比增长。
另一家锂业巨头天齐锂业预计2021年前三季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4.2亿元-6.2亿元,实现扭亏为盈。其中,第三季度归属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3.40亿元-5.10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83.60%-225.40%。
天齐锂业认为,业绩增长的主要原因是,受益于全球新能源汽车景气度提升,锂离子电池厂商加速产能扩张,下游正极材料订单回暖,报告期内,公司主要锂化合物产品销量和销售均价均较上年同期增长。
盛新锂能预计1-9月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5.10亿元-5.50亿元,同比增长909.10%-988.24%。其中,第三季度归属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2.19亿元-2.59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0.58%-18.93%。
公告称,业绩变动原因主要系锂行业景气度持续升高,锂化工品的售价和销量均较上年同期大幅上升所致。
融捷股份预计今年前三季业绩实现净利润为2300.00万元-2900.00万元,净利润同比增长516.54%-677.38%。其中,第三季度归属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032万元-1632万元,比上年同期增长872.85%-1438.46%。
业绩变动原因是:受国家“碳中和”宏观政策的影响,新能源行业景气度持续提高,锂电池行业上游产品价格大幅上涨,动力电池设备的需求也大幅增加。锂电池材料产品价格的上涨和锂电设备的需求增加,对公司的锂矿采选、锂盐及深加工、锂电设备业务的经营业绩均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值得注意的是,2020年10月10日至2021年10月8日,融捷股份(含公司合并报表范围内的子公司)基于日常经营的需要连续十二个月内与关联方比亚迪签订多份销售合同(或订单,以下统称“合同”),合同标的为锂电设备和锂盐产品,合同金额(不含税)累计达5.09亿元。合同累计金额超过本公司最近一个会计年度经审计主营业务收入50%,且绝对金额超过5亿元人民币。
中伟股份预计前三季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7.46亿元-7.88亿元,比上年同期上升166.16%-181.15%。其中,第三季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58亿元-3.00亿元,比上年同期上升104.58%-137.87%。
中伟股份在发布的业绩变动原因说明中提到,报告期内,基于国内外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呈现爆发式上升,电动汽车销量的激增带来动力锂离子电池产业的快速发展及对三元前驱体的需求旺盛。2021年1-9月,公司三元前驱体和四氧化三钴合计销售量约12.8万吨。公司首发募投项目建成投产,产能持续加速释放,生产效率快速提升,叠加产品结构优化、客户结构优化,共同推动公司业绩快速增长。
盐湖股份预计2021年前三季度归母净利34.50亿元-37.50亿元,同比增长62.88%-77.04%。其中,第三季度归母净利13.5亿元-17.50亿元,同比增长83.47%-137.83%。
报告期,盐湖股份主营业务氯化钾产销稳定,氯化钾产量约390.08万吨,销量约384.44万吨;盐湖股份旗下蓝科锂业2万吨项目部分装置已投入运行,碳酸锂产量约1.63万吨,销量约1.5万吨。受大宗商品价格上涨影响,报告期氯化钾及碳酸锂产品价格上涨,公司业绩提升。
格林美前三季度预计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6.84亿元-7.49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10%-130%。其中,第三季度预计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46亿元-2.11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31.15%-89.52%。
针对业绩变动原因,格林美表示,报告期内,公司启动了“荆门+泰兴+福安”一主两副的三元前驱体制造基地发展战略,实现在2021年底超过年产20万吨三元前驱体总产能的目标,保障公司三元前驱体市场增长的产能需要。2021年前三季度,公司产能释放,销量大增,推动公司业绩稳步增长,为“十四五”实现业绩高增长奠定坚实基础。
多氟多则发布了2021年第三季度报告。前三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53.07亿元,同比增长85.36%;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7.37亿元,同比增长5316.00%。其中,2021年第三季度,多氟多实现营业收入24.02亿元,同比增长112.43%;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4.29亿元,同比增长20586.20%。主要系公司新材料产品市场需求旺盛,量价齐升,盈利能力大幅提高。
总体看来,在整个新能源汽车及电池市场持续景气的背景下,电池相关企业产能逐步释放,成绩普遍提高。不过,随着各大企业扩张力度的加大,电池材料的供应日渐紧张,对电池产业链企业来说,如何实现两者的平衡或是个巨大的考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