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动力电池巨头产能“对垒”

发布日期:2021-06-29  来源:高工锂电

核心提示:全球动力电池巨头产能“对垒”
随着全球车企巨头对于以供应链能力为基础的优质电池产能需求越来越高,头部电池企业竞相启动产能军备竞赛。
 
全球新能源汽车跨入高成长黄金周期。行业预计,2025年全球新能源汽车销量超过1670万辆,5年复合增长率达40%,2025年全球动力电池需求预计超过1TWh。
 
确定性极大的市场预期下,国内外动力电池巨头纷纷开启优质产能军备竞赛,加速扩产,以形成规模和客户配套双重优势,全球动力电池企业的近身肉搏战也随之拉开。
 
根据GGII数据显示,2020年全球动力电池TOP10企业的装机量情况,中国企业占据6个席位,装机量占比达41%;海外企业占4席,装机量占比达51%。
2021年,全球动力电池TOP10企业的装机量占比开始发生变化。根据SNE数据显示,1-4月全球动力电池TOP10装机量中,中国企业装机量占比提升至46.6%,海外企业装机量占比下降至47.5%。
 
 
数据变化背后,一方面,中国动力电池企业依托于中国新能源汽车高增长态势,在全球的配套占比话语权不断增强。另一方面,凭借技术、成本、产能、供应链的先行优势,中国动力电池企业开始全面进入国际车企全球供应链体系,国内配套车型出口以及动力电池直接出口的数据激增。
 
动力电池竞争的本质,是围绕成本、客户、产能规模展开的核心竞争。随着全球车企巨头对于以供应链能力为基础的优质电池产能需求越来越高,头部电池企业也竞相启动产能军备竞赛。
 
中国企业方面,到2025年,预计宁德时代产能将提升至550GWh(含合资);中航锂电与蜂巢能源的“十四五”产能规划均定为200GWh;国轩高科计划在2023年实现80GWh年产能;比亚迪则预计在2022年包括“刀片电池”在内的总产能达到100GWh。
 
海外企业方面,LG化学到2023年规划电池产能或增大到380GWh(含合资);SKI到2023年产能预计扩大超110GWh(含合资);SDI则计划在2021年形成56GWh年生产能力。
 
中长期来看,具备优质产能的全球动力电池供应商将更具优势。无论是产能部署还是客户绑定、拓展情况来看,中国动力电池未来在全球的市场份额将呈现持续上升的趋势。
 

 
 
[ 频道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沪ICP备16055099号-94

风光储网 版权所有 © 2016-2018 咨询热线:021-6117 0511  邮箱:sina@heliexpo.cn 在线沟通:

本网中文域名:风光储网.本站网络实名:风光储网-最专业的风光储行业信息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