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乘联会最新数据显示:12月新能源乘用车批发销量达到21.0万辆,同比增长53.6%,环比11月增长15.6%。 2020年新能源车批发销量117.0万辆,同比增长12.0%,2020年新能源车零售110.9万辆,同比增长9.8%。

上半年,新能源汽车销量出现一些下滑,一度让人觉得2020年新能源汽车形势不妙。不过下半年车市逆转,拉平了上半年的销售数字空缺。因此从全年销售数据上看,会发现新能源汽车整体走势处于良好轨道上。
整体呈现多元化发展势头
2020年,新能源汽车除了总体销售增长外,各车企和主销车型构成上也出现齐头并进的特点,整体呈现多元化势头。
首先按动力类别区别,插电新车和纯电车双获增长。据乘联会最新数据显示:12月,插电混动销量3.4万辆,同比增长111.7%;纯电动的批发销量17.6万辆,同比增长45.9%。
其次从车型类别上看,12月电动车高低两端强势增长。其中A00级销量5.7万辆,份额达到纯电动的32%;A级电动车占纯电动份额28%;B级电动车达4.7万辆,环比11月增长18%。

最后,新能源车市呈现的多元化,还表现在各品牌在市场上的“百花齐放”。数据显示:12月,上汽通用五菱销售41089辆、比亚迪销售28075辆、特斯拉中国销售23804辆,上汽乘用车18167辆,长城汽车10729辆——从各车企销售上来看,大家表现可谓“八仙过海各显神通”。

此外,羽翼丰满的造车新势力2020年很抢眼。12月,蔚来、理想、威马、小鹏、合众、零跑等新势力车企销量同比优秀,交车量持续走高。据厂家公布的数据显示:12月蔚来共交付新车7007台,理想ONE共交付6126辆,小鹏交付量达到5700,交车量均呈现稳步增长趋势。
“哑铃型格局”满足用户需求
2020年的新能源车呈现的另一大特色,就是产品布局上的“哑铃型格局”。也就是说,高端新能源车型和微型纯电动车异常火爆,在新能源汽车占比很大。这种鲜明的领域消费特征,也影响着未来车市走势。

首先,随着特斯拉在中国上市后价格下探,吸引众多中国消费者眼球,市场占有率不断扩大。据厂家官方数据显示:12月特斯拉在华销量为25,455辆,其中国产Model 3(配置|询价)交付了23,469辆。至此,特斯拉2020年在中国销量为147,997辆,其中国产Model 3占94%。其全球销量为499,550,中国市场销量占比为29.6%。
尽管特斯拉来势汹汹抢占高端C位,但不可忽视的还有微型电动车力量。其中很有代表性的有欧拉品牌,据厂家数据显示:12月,欧拉品牌销售12745辆,同比劲增380.4%。2020年,欧拉累计销量已达56261辆。
此外,另一个微型电动车代表宏光MINIEV(配置|询价)也不甘示弱。数据显示:2020年,宏光MINIEV自7月上市以来全年销量累计127,651辆,其中12月销量35,388辆,突破历史新高。

“哑铃型格局”如何形成的?据业内人士分析:首先,对高端电动车来说,一些限牌、限购、限行城市家庭是它的重要组成。同样花二三十万解决城市出行问题,那么高端车型更有吸引力。这时定位豪华车的特斯拉、蔚来等售价30万以上,品牌号召力和用户体验都做得不错的车型,很容易得到这群消费者青睐。
其次,对于A00级电动车消费者来说,走的是另一种极端。灵活、方便、实用和低成本,是他们出行的首要条件。这时小巧的A00级电动车完全可以满足他们日常城市代表和购物休闲需求。
对于A00级电动车来说,城市年轻人成为重要来源。此外,受今年疫情影响一些摩托车用户进行消费升级。售价10万元以下的微型电动车,不仅实现代步出行,还不受限行、限号影响的优点,自然成为他们的首选。
补贴退坡20%加速车企向市场转型
2021年,在特斯拉国产Model Y降价近15万元的“价格战”中拉开序幕。随后,蔚来ET7和比亚迪三款DM-i超级混动车型启动预售。
不管是特斯拉国产车降价,还是蔚来高端产品和VIP用户体验,或是秦PLUS DM-i、宋PLUS DM-i、唐DM-i,可油可电综合续航里程突破1200公里,都体现着以消费需求为中心的发展趋势。因为,此前靠政府新能源补贴的途径已经封闭,企业要想生存就必须赢得消费者和市场认可。
2020年末,财政部、工业和信息化部、科技部、发展改革委联合发布了《财政部 工业和信息化部 科技部 发展改革委关于进一步完善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财政补贴政策的通知》。其中要求,2021年,新能源汽车补贴标准在2020年基础上退坡20%。
事实上,随着新能源补贴的退坡,企业不得不快速进入市场状态,以产品打动消费者。
回首三五前年,那些蓄势待发的新能源造车大军,如今也寥寥无几。随着行业洗牌后,一些弱势品牌淘汰出局的同时,消费者惊喜地发现原本动辄售价二三十万、续航二三百公里的普通电动车也随着消失。取而代之的是外观时尚大气,配置高端科技,综合续航里程超过1000公里的电动车越来越多,而售价也变得越来越接近燃油车价格。
市场趋势变化,在加速新能源汽车产业不断升级的同时,也为中国消费者的用车需求带来更多选择,让新能源汽车的亲民形象真正走进千家万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