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受新冠疫情影响,全球汽车市场下滑幅度较大。而我国作为全球唯一正增长的主要经济体,汽车产业正以惊人速度回到正轨。尤其是新能源汽车逆势增长,年产销量再创新高。由此可见,中国汽车市场仍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
由购买管理,向使用管理转变
2020年11月2日,国务院办公厅正式发布《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0-2035年)》(以下简称“《规划》”),为今后一段时期如何发展新能源汽车指明了前进方向。
《规划》指出,到2025年,我国新能源汽车市场竞争力明显增强,动力电池、驱动电机、车用操作系统等关键技术取得重大突破,安全水平全面提升。纯电动乘用车新车平均电耗降至12.0千瓦时/百公里,新能源汽车新车销售量达到汽车新车销售总量的20%左右,高度自动驾驶汽车实现限定区域和特定场景商业化应用,充换电服务便利性显著提高。
《规划》强调,力争经过15年的持续努力,我国新能源汽车核心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质量品牌具备较强国际竞争力。纯电动汽车成为新销售车辆的主流,公共领域用车全面电动化,燃料电池汽车实现商业化应用,高度自动驾驶汽车实现规模化应用,充换电服务网络便捷高效,氢燃料供给体系建设稳步推进,有效促进节能减排水平和社会运行效率的提升。
为实现以上目标,我国相关主管部门从实处着手,完善服务体系,规范产业监管。作为《规划》的牵头单位、汽车行业的主管部门,工业和信息化部贯彻落实中央“放管服”重要指示精神,优化新能源汽车管理与财税优惠目录发布,实现企业“一次申报、一并审查、一同发布”,出台《关于修改〈乘用车企业平均燃料消耗量与新能源汽车积分并行管理办法〉的决定》,为汽车市场经济注入强劲动力。
2020年12月28日,国家税务总局、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安部联合制定了《机动车发票使用办法》,将于2021年5月1日试行,2021年7月1日起正式施行。新《办法》将进一步规范机动车生产、批发、零售全流程的发票使用行为,为纳税人提供便利化的开票服务,方便消费者使用机动车发票,营造公平公正有序的营商环境。
2020年12月31日,财政部、工业和信息化部、科技部和发展改革委印发《关于进一步完善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财政补贴政策的通知》,从2021年1月1日起执行。与往年相比,2021年新能源汽车财政补贴政策有三大不同:
一是今年时间及时,往年新能源汽车补贴政策都要拖延到3月份公布,并设置3个月的过渡期,实际上有效期已经不足6个月;二是今年购置补贴政策维持动力电池系统能量密度、续驶里程、能耗等技术指标门槛不变,汽车企业可以充分发挥市场积极性,不必迎合各项技术指标,全身心打造消费者想要的电动汽车。三是强化监督管理,在安全健康发展的前提下,政府积极引导汽车产业电动化转型,促进新能源汽车产业市场化发展。
此外,工业和信息化部、农业农村部联合组织了多场汽车下乡活动,真正帮助企业从疫情困境中走出来。2021年1月5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商务部等12部门印发《关于提振大宗消费重点消费促进释放农村消费潜力若干措施的通知》,明确提出稳定和扩大汽车消费,释放汽车消费潜力,鼓励有关城市优化限购措施,增加号牌指标投放。开展新一轮汽车下乡和以旧换新,改善汽车使用条件,优化汽车管理和服务。
前不久,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中,明确提到将“碳达峰、碳中和工作”作为2021年的重点,提出中国二氧化碳排放力争2030年前达到峰值,力争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工业是碳排放重要领域,发展新能源汽车是推进节能减排的重点。接下来,工信部将围绕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制定汽车产业实施路线图,强化整车集成技术创新,推动电动化与网联化、智能化并行发展,同时通过制定配套法律法规、完善回收利用体系、发布相关标准等,推动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回收利用。
与此同时,生态环境部也审议通过了《碳排放权交易管理办法(试行)》,建设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在应对气候变化和促进绿色低碳发展中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推动温室气体减排,规范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及相关活动。
如今,北京、杭州、重庆等地,纷纷调控小客车数量,积极设置“区域指标”和“区域号牌”,调整工作日高峰时段区域“错峰限行”交通管理措施,以及“急事通”便民措施,进一步推动汽车由购买管理向使用管理转变。
由被迫选择,向主动拥抱转变
发展新能源汽车已经是大势所趋。尽管2020年全球汽车市场出现一定下滑,但资本市场对新能源汽车的看好却达到了一个新的历史高度。我国以动力电池起家的宁德时代,在2021年开市第一周,市值达到9413.40亿元,跃居整个深交所上市企业第二名,在过去一年间涨幅超274.9%,距离万亿市值仅一步之遥。
提到新能源汽车,不得不提到特斯拉。2020年特斯拉市值超过大众和丰田,一跃成为全球第一大汽车科技企业,年产能达到509737辆,年交付499550辆,Model 3和Model Y分别累计生产454932辆和442511辆,这其中上海特斯拉工厂功不可没。
值得一提的是,2020年小鹏汽车和理想汽车在美国上市,与蔚来共同组成造车新势力的“三剑客”,牢牢抓住了资本市场看好新能源汽车的发展机遇。在产能和交付方面,蔚来、理想、小鹏均实现历史新高,月销量实现了从百辆到千辆的突破,年销量实现了从千辆到万辆的突破。
此外,还有一家实力雄厚的造车新势力正在加快追赶。2020年下半年,一直默默积蓄力量的恒大汽车,对外公布了恒大全球电池研究院的整体阵容和两大生产基地生产进展,彻底打破了外界对恒大汽车的种种猜疑。
据了解,目前恒大汽车全球研究总院在全球拥有3200多名科研人员,下设11个大专业研究院,研究中心覆盖日本、瑞典等多个国家。尤其是恒大汽车上海、广州两大生产基地全面启动试生产,标志着恒驰产品量产进入倒计时。这两大基地均是按照工业4.0标准建设,几乎集齐了目前世界上最先进的制造装备和生产工艺。
与此同时,我们更该看到传统车企的转型步伐。以一汽、东风、长安、上汽、广汽、北汽、吉利、长城为龙头的民族汽车企业,在不同技术路线、产品分类、品牌打造等各个方面,取得了丰硕成果。比如北汽蓝谷固态电池汽车已完成15000公里的模拟用户道路测试,测试覆盖了用户用车的多个场景;广汽首款氢燃料电池汽车Aion LX Fuel Cell与广汽3DG石墨烯技术亮相。
在产业融合方面,民族汽车品牌和互联网企业加快合作,推动智能新能源汽车科技企业的诞生。2020年11月26日,上汽集团、浦东新区和阿里巴巴集团联合推出高端智能纯电汽车项目"智己汽车",定位于用户型汽车科创公司。2021年1月11日,浙江吉利控股集团宣布与百度组建智能电动汽车公司,新组建的公司将着眼于智能汽车的设计研发、生产制造、销售服务全产业链,重塑智能汽车产品形态,成为智能出行时代的变革者。
以大众、丰田、奔驰、宝马、本田为代表的外资品牌,加大在华投资,坚定对中国市场的信心,共享经济全球化带来的福利。以大众汽车集团为例,大众汽车充分融入中国市场,创建大众汽车(安徽)有限公司,打造全球电动出行技术研发中心;深化与一汽、上汽的业务合作,加快推进一汽奥迪与上汽奥迪“双轮驱动”的发展进程。
从需求侧来看,新能源汽车在指标、路权、税费等方面具备较大优势。近年来,消费者对绿色生活、低碳出行的认识日益改变,整个社会对新能源汽车的接受程度越来越高,有专家预测2021年新能源汽车将突破180万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