锂电设备未来3年高成长

发布日期:2017-03-28  来源:新浪综合

核心提示:预计锂电设备未来5年复合增速超过30%  2016年新能源乘用车销量达32.9万辆,同比增长86%,比亚迪(49.750, 0.15, 0.30%)位列销量
预计锂电设备未来5年复合增速超过30%
 
  2016年新能源乘用车销量达32.9万辆,同比增长86%,比亚迪位列销量第一,吉利和北汽位列第二和第三。2016年中国锂电产量约70Gwh(包含动力锂电和数码锂电,不考虑储能),同比大幅增长48%,其中动力锂电产能为28.8GWh,同比增长81%;动力锂电占比由2014年的19%迅速上升到2016年的43%。
 
  得益于国内新能源汽车产业迅猛发展,动力锂电池已成为锂电池重要组成部分。我们预计,2017年新能源乘用车的产销量可以达到75万辆。
 
  按照动力锂电每GWh设备投资额5亿元,数码锂电每GWh设备投资额3亿元计算,2016年中国锂电设备行业约92亿元的行业规模,其中动力锂电设备为85亿元,占比92%。我们认为,新能源汽车仍然是未来10年的新兴产业,未来5年我国锂电设备行业的复合增长率将超过30%,2020年中国动力锂电设备行业规模约350亿元。

电池行业集中度提高是大趋势,未来龙头电池厂将会强者恒强
 
  工信部连续出台政策均支持电池龙头企业的发展——包括锂离子动力电池单体企业年产能力不低于8GWh(2016年11月)和单个国际龙头企业2020年产能超过40GWh(2017年3月),表明了设备厂商将进入两极分化期。随着对车企推广政策和对电池厂商产能政策的陆续出台,下游电池行业集中度提升趋势已定。小厂商和走低端技术路线的将面临淘汰和被收购。绑定大电池厂的设备商将受益锂电行业集中度快速提升,龙头设备商的增速将比整个行业增速更高。
 
  我们认为,锂电设备2016-2017业绩增长主要逻辑在于电池厂商扩产。2018年开始的业绩增长主要在于集中度提升。随着成本降至1元/瓦时以下,很多小厂商会退出,龙头企业现在产能还没达到国家要求,市场担心的设备厂商从2018年开始没有增量需求导致业绩断档的情况就不会出现。我们认为,未来电池厂商将会迎来几大变化:1、大厂商继续扩产能。2016年达到6GWh的出货量的仅有CATL(6.72)和比亚迪(7.35),2017年预计能够达到8GWh产能的有CATL,比亚迪,国轩高科(32.050, 0.58, 1.84%),沃特玛。2、小厂商面临被收购或者退出竞争的压力。锂电价格下降的趋势面前,没有核心竞争力和没有上规模的企业,面临补贴下降和锂电池价格下降的双重挤压,将会被市场淘汰。
 
锂电设备行业进口替代空间大,国产厂商迎来发展大机遇
 
  锂电设备分为——前道设备(占比35%):涂布机国产化率高达70-80%;中道设备(占比40%):高端卷绕机市场依然被日韩(CKD和KOEM)垄断,先导是打破垄断者;后道设备(占比25%):国产化率较低,设备商的进口替代空间大。
 
  日韩企业起步早技术优势明显,但国产设备后发制人,在性价比和服务响应上远优于日韩企业。目前国内约七成锂电设备已实现国产化,但基本是中低端设备,在核心设备上仍依赖于日韩进口设备(前中道环节的涂布卷绕机器的高端产品仍然依赖进口)。
 
  相比于日韩锂电设备,同等国产设备性价比优势明显:售价仅为其1/3到1/2。以涂布机为例:目前进口的涂布机一台1500万,而国产的新嘉拓和浩能科技的仅500万左右,目前基本实现中低端的完全国产化。快速反应服务能力强:锂电设备多为高速加工机床,国产品牌可以对客户生产过程中的问题做出快速做出反应,从而大大缩减了售后服务的时间和提高生产效率。
 
  全球新能源汽车爆发性增长或许刚刚开始,技术领先的优质国内设备企业有望受益。
 
 
  市场认为,中国是新能源汽车的主要市场,锂电设备投资高峰过后将面临大幅下滑。我们认为,国内锂电设备未来3年高增长仍然确定,而全球新能源汽车爆发性增长或许刚刚开始。特斯拉MODEL3订单需求超过50万辆,锂电池需求超过35GWh,随着电池成本不断降低,大众、通用、宝马预计将会加大电动车的投入并推出类似MODEL3的爆款车,未来全球锂电设备需求空间巨大。预计优秀的国内设备企例如先导智能(43.850, 0.15, 0.34%)将有希望加入全球锂电设备竞争格局中。目前特斯拉的电池成本占了车价的的40%,随着动力电池技术革新,成本降低和能力密度的提高,锂电池的降价是大趋势。
 
  特斯拉的Gigafactory在2017年要正式量产,锂电池产能需求超过35GWh,而作为特斯拉目前唯一的电池供应商,松下电器自有的设备产能预计严重不足,大概率将采用外协设备来满足快速发展的需求,国内龙头企业将面临较大机会。
 
 

 
 
[ 频道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沪ICP备16055099号-94

风光储网 版权所有 © 2016-2018 咨询热线:021-6117 0511  邮箱:sina@heliexpo.cn 在线沟通:

本网中文域名:风光储网.本站网络实名:风光储网-最专业的风光储行业信息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