座次生变“宁德时代们”要小心了

发布日期:2020-05-26  来源:中国汽车报  作者:张冬梅

核心提示:动力电池市场调研机构SNE Research日前发布的一份报告显示,今年一季度,全球电动汽车动力电池市场头名易主,韩国LG化学的动力电
 动力电池市场调研机构SNE Research日前发布的一份报告显示,今年一季度,全球电动汽车动力电池市场头名易主,韩国LG化学的动力电池装机量超过中国宁德时代、日本松下,夺得首位。

这一变化引起业内广泛关注。众所周知,过去3年,宁德时代一直稳坐全球动力电池市场头把交椅,是中国在动力电池领域抗衡日韩企业的一张王牌。不过,随着市场变化,2020年宁德时代能否蝉联冠军宝座还要打上一个问号。

由于疫情影响,宁德时代一季度的动力电池装机量大幅下滑,在全球的市场份额为17.4%,跌到了第三位,净利润也下跌三成。另一家中国厂商比亚迪的市场份额也出现大幅下滑,由去年同期的15.1%降至4.9%。

与之相比,LG化学一季度的动力电池装机量大幅增长,从去年同期的2.5GWh增至5.5GWh,同比涨幅高达120%,在全球所占市场份额也从去年同期的10.7%扩大至27.1%。另外两家韩国电池厂商的市场份额也有所增长。其中,三星SDI由去年同期的3.8%增至6%,排在第四位;SK Innovation由去年同期的1.8%增至4.5%,排在第七位。这样一来,韩国三大电池厂商的市场份额共计37.6%,而去年同期仅为16.3%,发展势头非常迅猛。

回首去年一季度,宁德时代以23.4%的市场份额夺得全球第一,松下(22.9%)排名第二,比亚迪(15.1%)排名第三,LG化学(10.7%)仅位居第四。短短一年,今非昔比。这种变化仅仅是因为疫情吗?恐怕并不尽然。

不可否认,过去几年宁德时代在业内地位水涨船高,一方面得益于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快速发展,另一方面也得益于中国动力电池“白名单”。不过,自去年6月动力电池“白名单”废除后,外资电池企业重返中国市场,大肆扩张产能,向宁德时代、比亚迪等国内头部动力电池企业发起了挑战。

以LG化学为例,此前拿下了特斯拉中国上海工厂的订单。根据SNE的统计,如果只看今年前两个月,冠军是松下;但随着中国产的特斯拉Model 3开始量产交付,LG化学从2月起凭借配套特斯拉实现在华装机量大幅增长。SNE指出,中国生产的特斯拉Model 3是LG化学能在一季度升至首位的重要原因。目前,无论是自主品牌,还是外资及合资品牌,都在积极开拓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而随着“白名单”的废除,企业有了更多选择,以宁德时代为代表的中国电池厂商难免受到冲击,未来国内动力电池领域的竞争将更加激烈。

除了中国,欧洲也是电池厂商必争之地。LG化学能在一季度夺冠,很大程度上还得益于奥迪e-tron、雷诺Zoe等欧洲车企旗下电动车型的畅销。过去5年,中国一直是新能源汽车销量第一的市场,但普华永道不久前公布的销量报告显示,今年一季度,德国、法国、英国、意大利和西班牙这5个欧洲主要国家的纯电动汽车新车注册量为79300辆,超过受疫情和补贴退坡双重打击后销量下滑的中国市场。

在如此重要的欧洲市场,包括LG化学在内的韩国三大电池厂商都在建厂扩张。即便是在疫情蔓延、企业普遍收缩期间,LG化学也先后从欧洲投资银行及韩国银行手中拿到4.8亿欧元和5.5亿欧元贷款,用于其波兰电池工厂的产能扩张。此外,特斯拉、大众集团、戴姆勒等整车厂商也在积极谋划自产电池。大众集团日前宣布投资4.5亿欧元建立锂电池工厂,最早于2023年投产。

面对日韩竞争对手的步步逼近,以及主机厂自产电池的风潮,中国电池厂商必须更积极地采取应对措施。研发是重要手段之一,宁德时代CTP技术和比亚迪刀片电池都在业内小有名气,宁德时代还在研发无钴电池。合作共赢也是争取市场份额的有利举措。以比亚迪为例,其一季度市场份额大幅下滑,某种程度上和电池“自产自销”模式相关,装机量主要取决于比亚迪自身的新能源汽车销量,这种模式抗风险能力较低。如今,比亚迪正在改变这一现状,其与丰田的合资公司在3月底落地,比亚迪还有意将电池业务拆分独立。

也许有人会说,一季度LG化学之所以夺冠,是因为该季度疫情主要集中在中国,宁德时代、比亚迪等国内厂商受到的冲击更大。这自然是事实,但面对日韩美竞争对手的强大攻势,中国动力电池企业不能用疫情这个理由来安慰自己。毕竟,在瞬息万变的市场环境下,在新能源汽车产业尚未完全成熟之前,动力电池行业的格局也没有最终落定,中国电池厂商的地位还不够稳固,前路依然布满荆棘和挑战。


 
 
[ 频道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沪ICP备16055099号-94

风光储网 版权所有 © 2016-2018 咨询热线:021-6117 0511  邮箱:sina@heliexpo.cn 在线沟通:

本网中文域名:风光储网.本站网络实名:风光储网-最专业的风光储行业信息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