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动汽车下乡与动力电池配套机会

发布日期:2020-05-09  来源:高工锂电  作者:陈婷

核心提示:新冠疫情让本就增长乏力的新能源汽车产销跌入谷底,一季度产销量罕见双腰斩。为稳定汽车消费,政策层面紧急出手救市。发改委等11
 新冠疫情让本就增长乏力的新能源汽车产销跌入谷底,一季度产销量罕见双腰斩。为稳定汽车消费,政策层面紧急出手救市。
 
发改委等11部门印发《关于稳定和扩大汽车消费若干措施的通知》,明确补贴及购置税延长至2022年底,并明确利好新能源汽车发展。地方政府及时跟进,出台购车补贴、松绑限购、充电补贴等系列利好政策。
 
而广东、四川、浙江等省市甚至重启新一轮汽车下乡。面对严峻的产业形势,无论是政策导向,还是车企自主选择,拥有超7亿农村居民的农村乡镇的下沉市场无疑成为新的“突破口”。
 
新一轮汽车下乡到底需要怎样的电动汽车?动力电池企业配套的机会在哪?且看下文分析:
 
一是微型电动车抢食低速车市场,LFP电池获益。
 
调查统计,农村居民日均出行里程多在5-15km,主要交通工具为电动自行车、摩托车、三轮车及低速电动车等。但多年无序杂乱发展的低速电动车近年来遭国家强制整顿,市场需求萎缩。这也给微型电动车提供新机遇,百万低速电动车的替代市场空间巨大。
 
随着电动化的发展,电池成本不断下探,无补贴情况下,满足续航200km的微型电动车价格降至5万元,与低速电动车(3万元-5万元)价差逐步缩小,并电池提供8年或12万公里的质保承诺,提供高安全保障。
 
2020年补贴门槛进一步提升至300km,无补贴的微型车为进一步下探降价空间,纷纷推出150-200km的低续航版本车型,满足下沉市场续航需求的同时,进一步缩小与微型电动车的价格差距。
 
近日,五菱宏光还推出四座版五菱宏光MNIEV,车长比宝骏E系列略大,且动力性能略低,低配电池容量不足宝骏E系列四成,成本有望1万元的降价空间,加之电机功率下降等多方考量,产品价格有望压至3万元以内。
 
与此同时,宝骏E300、奇瑞eQ1、江淮iEV6E、燕铃、北汽EC200等微型车型集中申报了150km-200km的低续航无补贴车型,且搭载电池大都为成本更低、安全性佳的磷酸铁锂电池。
 
此外,长安奔奔E-Star、上汽科莱维CLEVER、零跑T03、宝骏E300等微型电动车选择在1季度集中上市或亮相,而吉利汽车也于2020年4月发布新品牌枫叶汽车,主攻中低端市场。
 
与低速车的价差缩小、性能优势明显,加上政策的助推,微型电动车有望低速电动车的替代,同时也为微型车细分领域的锂电配套企业带来新机遇,包括国轩、鹏辉、华霆、华鼎国联、天能等锂电企业有望获益。
 
二是、A级电动乘用车需求有望增长。
 
下沉市场的主力消费者逐步转变为80后、90后等,对产品的性能、时尚需求越来越高,尤其在抖音、快手等短视频的带动下新能源汽车早已不再陌生。
 
随着消费逐步升级,这些人对汽车的需求也不再局限于“性价比”。更多的聚焦于产品外观、续航里程、配置的科技感等多领域,并重视产品售后等。
 
而此次率先开启汽车下乡的广东、四川、浙江3个省中,其经济发展靠前,GDP及人均收入均不错,拥有吉利、比亚迪、广汽等多家自主品牌车企,且成都、广州、深圳、杭州等城市新能源汽车发展迅猛,均为A级电动乘用车提供了市场土壤。
 
以广东为例,其2020年“汽车下乡”活动推广的60款车型集中为A0级和A级乘用车,均为合资及自主品牌的热销车型。涉及的3款新能源车型广汽AionS、上汽荣威Ei5和比亚迪e2,均为A级乘用车。而AionS、荣威Ei52019年分别有3.2万辆、3.06万辆的不错销量,位列新能源乘用车销量榜单前列。
 
此外,广东补贴不仅对购买新能源汽车在使用环节补贴资金1万元,并鼓励车企让利,让利标准为企业每台车让利不低于1万元,意味着单车将至少优惠2万元,将拉动这3款下乡车型的需求。宁德时代、中航锂电、孚能科技、比亚迪、捷新动力等锂电配套企业有望获益。
 
三是,高性价比的拉人载货两用电动MPV短期难增长。
 
2009年的汽车下乡,五菱宏光无疑是最大的收益者,其当年累计销量超百万辆,也是国内首家产销量过百万的自主品牌。
 
11年后的今天,该市场已竞争激烈车型覆盖五菱宏光、北汽幻速、长安之星、北汽威旺、东风俊风、小康风光C35、一汽佳宝V77等数十款,价格均控制在4万元左右,近乎白菜价。
 
而该领域对应的电动车型目前售价最低也要9万多,性能高的可能超15万,与燃油车的价格相去甚远,目前主要应用于一二线城市限购城市,用作物流车用途。
 
在以价格为王的下沉市场,在该领域新一轮汽车下乡政策效益短期内或难见效。但长远来看,该领域的电动化渗透势在必行,届时包括宁德时代、国轩、力神、桑顿、安驰科技等锂电配套企业将迎机遇。

 
 
[ 频道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沪ICP备16055099号-94

风光储网 版权所有 © 2016-2018 咨询热线:021-6117 0511  邮箱:sina@heliexpo.cn 在线沟通:

本网中文域名:风光储网.本站网络实名:风光储网-最专业的风光储行业信息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