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科海钠:独辟动力电池“钠蹊径”

发布日期:2020-04-10  来源:中国储能网

核心提示:一个月80度高温的循环测试,从第一周到百余周,容量基本没有衰减刚和在外地的同事通了视频,中科海钠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唐堃
一个月80度高温的循环测试,从第一周到百余周,容量基本没有衰减……刚和在外地的同事通了视频,中科海钠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唐堃颇为欣慰地向记者展示,他们的钠离子电池中试完成。
 
铅酸电池的价格,锂电池的性能……
 
心中揣着这一目标,
 
2017年,一批中科院博士生
 
把他们的钠离子电池项目
 
带到了江苏中关村,成立中科海钠,
 
唐堃就是其中一员。
 
这批博士团队看中了国内动力电池巨头接连布局江苏中关村科技产业园,第二年,连中科院物理所也和我市共同组建长三角研究中心。
 
 
内外温度变化所带来的安全问题是动力电池业内的一大难题!目前广泛应用的锂离子电池,一般使用的最高温度不能超过60度,如果温度高了,就很容易出现严重的安全问题。
 
Q、目前,锂电池是业界储能主流选择,为何将钠离子电池作为主攻的方向?
 
A、中科海钠实验表明,在一些细分领域,钠离子电池具备一些独特优势,比如钠离子电池能承受更高的温度。同时,全球已探明的钠储量,约占地壳储量的2.64%,且分布广泛、提炼简单,而锂储量,美国地理调查估计,目前具备商业开采价值的锂储备量则仅为 1351.9 万公吨。
 
如果日常交通工具汽车大规模电动化,全球已探明的锂储量是远远不够的,储能电池原料和研究方向多元化势在必行!
 
有了如此好的市场前景,即使今年疫情期间,博士团队中很多外地科研骨干还是没有选择回家过年,而是留在了实验室,即使回家的,他们也每天通过视频保持紧密联系。
 
其实,钠离子电池与锂离子电池工作原理相同、制造工艺相似,这次他们通过100多次安全性实验,从近百种电解液中优化出两种配方,经过高温循环和安全性测试后,通过针刺中试取得阶段性成功。
 
作为中科院洁净能源战略先导专项中的大规模储能技术关键任务之一,中科海钠团队和中科院物理所科研团队一起在去年实现百千瓦时钠离子电池储能电站示范运行的基础上,正在进行1兆瓦时钠离子储能电站示范的技术攻关。
 
唐堃表示:
 
我们这次要把它放大十倍,还会面对很多困难,如果在2021年顺利完成示范的话,那么钠离子电池就可以推向市场了。
 
依托中科院核心技术和江苏中关村位于长三角腹地的地缘优势,这批年轻的博士初心不改:中科海钠这个行业小巨人将在物理所长三角物理研究中心这个国内最具竞争力的动力电池研究生态中不断蜕变成长。

 
 
[ 频道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沪ICP备16055099号-94

风光储网 版权所有 © 2016-2018 咨询热线:021-6117 0511  邮箱:sina@heliexpo.cn 在线沟通:

本网中文域名:风光储网.本站网络实名:风光储网-最专业的风光储行业信息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