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认为第四次的调整可以借鉴以前的一些经验和思考,但是这次调整的压力可能更大。”8月19日,在2019全球汽车产业创新大会上,吉利汽车副总裁杨学良在描述公司的发展历程时这样说道。
“当下萧条经济环境和市场格局,消费者需求的变化,给这次的调整带来了多重的外部压力,但是从内部我们仍然要保持战略定力。”
进入2019年,中国的汽车市场从未让任何一家车企感受过暖意,吉利当然也不例外,即便其在自主品牌乘用车领域还是保持了销量第一的市场地位,今年上半年,吉利品牌的总体销量依旧未能逃脱负增长的命运。
时至今日,在混沌的车市中,所有玩家都很清楚一点,那就是“该做些什么了”。然而,究竟该做些什么?大家却又不那么明确。相比之下,吉利汽车是头脑清晰的玩家之一。
到目前为止,吉利汽车经历了3次大调整,这也使得这个历史并不算悠久的自主品牌一步步成为国内的销量担当。
“第一次是在2003-2004年,那时候出现过一次产能过剩,国家出台了宏观调控的政策,那时候我们的规模还比较小,一年大概7-8万辆的销量。第二次在金融危机之前,2008年我们提出了一个战略转型,使得销量踏上了另外一个台阶,上升到了三十四万辆。第三次在2013-2014年,我们提出造每个人的精品车,这使我们的产品销量又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提升到了2018年的150万辆。”杨学良如是说。
如今,在行业的拐点,吉利汽车将开启它的第4次调整。
“第4次调整我们认为有几个方向”,杨学良提到,“一是要从产品驱动发展向品牌驱动发展跨越;二是通过体系能力确保发展的稳定性;三是产品不断的向高端化、智能化和电动化的方向发展;四是与上下游的产业链共同发展,确保经销商稳健的运行。”
此外,在市场布局方面,杨学良认为,“未来的汽车市场有两个主要的突破口,一个是新能源,另一个则是智能网联技术。”在这样判断的战略调整下,吉利能否保住位置并再上一个台阶?时间会给出答案。
以下为杨学良演讲内容实录(有删减):
大家都知道,汽车行业确实经历着以往都没有经历过的严峻的挑战,整个市场比较冷,但是在这样一个环境下,吉利有什么样的思考?怎么看当下?怎么看未来?我给大家做一个汇报。
今年1到6月,虽然吉利整体销量同比有所下滑,但在自主品牌乘用车领域还是保持了销量第一的市场地位,总体销量超过了65万辆。“饼”虽然变小了,我们的市场占有率却有一定的提升,由6.3%增长到了6.52%。出口总量比较小,但同比增长超过了300%,得益于包括俄罗斯、白俄罗斯和马来西亚等地项目的发展,预计未来整体的出口和海外市场的增长还会保持一个强劲的势头。
另外一个就是新能源汽车,以前吉利的新能源汽车销量一直比较低,但今年上半年我们已经卖了将近6万辆,同比也增加了300%,我们在中国整体市场上已经是在第二梯队排名第四,我们希望通过接下来持续的努力能够挤身第一梯队,甚至冲击冠军的位置。
汽车行业确实是一个马拉松,吉利自1998年开始销售汽车以来,经历了几个发展阶段,同时也经历了几次大的调整,我们把这次的调整定义为第四次大调整。第一次是在2003-2004年,那时候出现过一次产能过剩,国家出了宏观调控的政策,当时我们规模还比较小,一年大概有7-8万辆的销量;第二次在金融危机之前,2008年我们提出了一个战略转型,这使得吉利的销量踏上了另外一个台阶,从7-8万辆上升到了三四十万辆;第三次在2013-2014年,我们推出过一个分品牌的战略,提出了造每个人的精品车的诉求,使吉利的产品和销量又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从四五十万辆迅速提升到了2018年的150万辆。
我们认为第四次的调整可以借鉴以前的一些经验和思考,但是这次调整的压力可能更大,因为当下萧条经济环境和市场格局,消费者需求的变化,给这次的调整带来了多重的外部压力,但是从内部我们仍然要保持战略定力。
第一次的调整我们通过内部的流程再造、信息化建设和技术改造,推出了像自由舰这样的明星车型,也是月销过万的产品;第二次吉利提出了战略转型,不再打价格战了,推出了像远景这样的产品;第三次是从2013-2014年提出造每个人的精品车之后,推出了帝豪GL1这样的明星产品。第四次调整我们认为有几个方向:
一是要从产品驱动发展向品牌驱动发展去跨越,自2013-2014年推出了博瑞、博乐车型之后,我们的产品在品质确实上了一个全新的台阶,市场的认可度也比较高。我认为接下来在这个市场竞争非常充分的情况下,大家的产品越来越趋于同质化,品牌的附加值和溢价能力应该得到进一步的提升。
第二要通过体系能力确保我们发展的稳定性,不出现大的波动。基础架构和体系化的研发能力,要能确保每款产品的实力都过硬,经得起市场的考验。我们的研发体系是五大研发中心,确保整体发展的含金量。
还有在市场的不确定性中赢得确定性,现代的竞争已经从某一个局部技术的研发突破到了技术架构平台的研发,吉利已经有覆盖不同市场区间的CMA、BMA、SPA和BMA几个基础架构,能确保未来5到10年推出的产品是丰富多样的,有足够的差异化的覆盖能力和市场竞争力。其次是产品的布局均衡,从SUV到轿车实现均衡的三轮驱动的发展,让我们能满足不同细分市场用户的需求。
第三是产品不断的向高端化、智能化和电动化的方向发展。从2014年博瑞、博越推出开始,那时候吉利产品的平均售价是7.7万元,发展到今年6月,吉利产品的市场平均售价已经达到了12.3万元,产品的评价售价也带来了品牌附加值的提升。当然我们相信,随着高端化、智能化和电动化产品的不断普及,这个市场的平均售价还会有进一步的提升。
最后是和上下游的产业链共同发展,确保经销商稳健的运行。今年上半年的销售数据出台时,吉利宣布把2019年全年的销量目标下调10%,这是一个主动刹车的举措,使我们的经销商能够以比较轻松的状态去迎接下半年的挑战。此外还有品牌的差异化,可以看到,即便市场不景气,领克品牌仍然能够保持月均1万辆以上的销量。这个高端化的品质形象我们一定会坚持下去,将不会采取以价换量的措施。
吉利将坚定未来的市场布局,我认为未来汽车行业有两个主要的突破口,一个是新能源,我们将采取的多样化的战略。另一个是智能网联技术,吉利已经从车载芯片操作系统到整个应用生态,不断的实现引领。
在国际化方面,除了在重点的国际市场进行突破,我们还进一步的去整合我们并购之后的这些品牌,并和他们产生协同效应。不断的加大和旗下的沃尔沃、戴姆勒等品牌之间的协同,使联合开发的规模化效应不断的凸显出来,从而使我们的国际化市场覆盖越来越全面。
刚才也讲到了要内省和保持冷静,我们吉利要保持文化和价值观的竞争力,实现我们的文化自信。吉利现在主推四个文化,即奋斗文化、问题文化、对标文化和合规文化。在内部我们推出了“快乐经营体”,也就是缩小核算单位,让每一个组织的单位都能够为最后效益的产出做出贡献,同时,这种贡献是可以衡量的,所以我们叫积极的深化快乐经营体,激励员工的内动力,实现组织的扁平化,提升运行效率,同时让整个内部的员工充满正能量,通过正向激励形成快速决策的经营体。这是吉利软实力的体现。对人的激励,对文化的重塑,对组织运行效率的不断提升,将是我们未来5-10年在市场获得竞争优势的重要法宝。
吉利在20年的发展过程中坚持的一个战略,就是总体跟随、局部超越、重点突破、招贤纳士、合纵连横、后来居上。总体跟随就是跟随国家高质量发展的宏观政策,局部超越就是在新能源和智能网联领域抓住核心技术,实现引领,实现超越。通过人的不断聚合,和创新的不断形成,最后能够在全球的汽车产业革新中抢到战略制高点,实现进一步的突破。能够由中国品牌市场的第一阵营,真正的进入到全球汽车行业发展的第一阵营,这是吉利人努力的一个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