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秉刚:我国新能源汽车发展对动力电池的期待

发布日期:2017-08-18  来源:动力电池网

核心提示:新能源汽车产业市场竞争激烈,对零部件要求高质量低价格,对动力电池产业提出苛刻的采购条件。同时,国家补贴逐步退出,整车企业必须大幅度降成本,而这其中首先受到挤压的是电池企业。
 新能源汽车产业市场竞争激烈,对零部件要求高质量低价格,对动力电池产业提出苛刻的采购条件。同时,国家补贴逐步退出,整车企业必须大幅度降成本,而这其中首先受到挤压的是电池企业。

 

电动汽车科技创新联盟技术委员会主任王秉刚

根据四部委关于《促进汽车动力电池产业发展行动方案》中明确,到2020年,新型锂离子动力电池单体比能量超过300瓦时/公斤;系统比能量力争达到260瓦时/公斤、成本降至1元/瓦时以下,使用环境达-30℃到55℃,可具备3C充电能力。到2025年,新体系动力电池技术取得突破性进展,单体比能量达500瓦时/公斤。

 8月16日,由动力电池网、动力电池杂志、第二届亚太电池展组委会联合主办的“2017第三届中国动力电池大会暨亚洲动力电池与储能技术峰会”在广州琶洲会议中心召开,来自动力电池各领域的领军企业、管理者、业内专家学者等共同探讨时下产业的热点和机遇。

会上,电动汽车科技创新联盟技术委员会主任王秉刚做出了《我国新能源汽车发展对动力电池的期待》的精彩演讲。

“电池作为新能源汽车的核心零部件,降低成本要开阔思路,实施汽车工业有效的精益生产方式是必由之路。只有高质量才有低成本,高质量产品不合格率低,无索赔,可再利用价值高,才有大订单。”王秉刚提到,持续创新提高电池性能才满足新能源汽车发展的需要。

据王秉刚介绍,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对动力电池的期待包括:高安全性、高性能、长寿命、低成本、高质量、可回收利用、强国际竞争力、强大的产业链、持续创新能力等方面。

其中,高安全性是对电池产业的最基本要求,不安全的电池产品与生产不安全电池的企业将被拒之门外;由于汽车上装用电池数量多,工作条件苛刻,对安全性的要求等级远高于消费型电池。

王秉刚表示,电池安全性必须从源头抓起,高安全性电芯是电池安全的基础,依靠在电池包与整车上的措施使用安全性低的电池是不可取的;建立电池产品全寿命安全责任制,实施跟踪监控。

在动力电池及电池管理系统技术路线上,到2020年系统能量密度达到260Wh/kg,进一步提升动力电池系统能量密度,降低系统成本,开发出高比能、高安全的动力电池技术,以及高精度、高可靠的电池管理技术。

据有关机构的估计,到2020年我国将有约20万吨动力电池退役,以后每年将以几何级数增长,如果安排不好,又将是一场环保灾难。

对此,建设电池回收利用工厂,通过技术创新,开发先进的处理技术,确保回收利用过程的安全性,无害化处理,最佳的回收再利用效果,更多采用智能化自动化工艺,减少人工操作等,切实将新能源车的绿色环保做到极致。


 
关键词: 锂电池、新能源
 
[ 频道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沪ICP备16055099号-94

风光储网 版权所有 © 2016-2018 咨询热线:021-6117 0511  邮箱:sina@heliexpo.cn 在线沟通:

本网中文域名:风光储网.本站网络实名:风光储网-最专业的风光储行业信息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