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GII快评】
GGII聚焦:动力蓄电池产品规格尺寸标准化的必要性,目前动力电池回收领域存在的问题难点,动力蓄电池编码规则以及余能检测标准实施的影响。
GGII分析认为,动力电池尺寸标准统一的必要性:1、减少电芯厂的开发成本,降低企业从研发到量产,再到市场应用的时间成本和不确定性等风险。2、整车厂对电池单体外形选择具备可替代性,缩小整车厂的技术积累周期,提高产品竞争力。3、在电池回收再利用过程中,提升不同企业产品的兼容性,有利于规模化、自动化拆解效率提高。
GGII指出,动力电池尺寸标准的统一,有利于引导国内动力电池产品的规模化生产,起到更好的市场指导作用,提升整体制造水平,强化动力电池的全生命周期管理,也将促进动力电池产业的可持续发展。而对于生产独特型号的小型电池企业,若不及早转型或将面临存活困难的风险。
当前,在动力电池回收领域,由于电池规格差异大,造成规模化重组困难,变相提高了电池拆解和梯次利用成本。
汽车动力蓄电池编码规则的规范,有利于动力电池全生命周期的追溯,由于规格统一、批次统一的退役电池在一致性、稳定性、兼容性等综合性能上大致相同,同时应用于梯次利用时,在工艺上也有利于成本的降低。同时全生命周期的追溯还可以防范虚造电量、空壳电池的产生。
在余能检测方面,废旧动力蓄电池剩余的实际容量作为评估废旧动力蓄电池可再使用的重要的技术指标。该标准的发布有助于提高废旧动力蓄电池余能检测的安全性和科学性。
值得注意的是,由于废旧动力蓄电池已经不再应用于电动汽车,转而用于低速车、储能等其他应用领域,且使用对象和条件的变化使得其检测条件有别于新品,需要制定新的检测方法。与此同时,梯次利用电池的责任方的权责需要更加细化明确。
GGII认为,国内动力电池回收尚处于起步阶段,虽然目前市场仍然面临技术不成熟、经济性欠缺、回收渠道尚未建立、回收规模小等诸多难题。但是包括车企、电池企业、第三方回收企业已开始积极布局,动力电池标准规范的陆续出台有望开启动力电池回收的新蓝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