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汉口某大型停车场内一排充电桩。长江日报记者胡冬冬 摄
根据武汉市《新能源汽车充电基础设施三年(2020-2022)行动计划》《新能源汽车充电基础设施建设运营管理暂行办法》,目前,我市新能源车充电桩分公用、专用、自用三种,以用户居住地停车场、单位停车场、公交及出租场站等配建的专用充电设施为主体,以公共建筑物停车场、社会公共停车场、临时停车位等配建的公共充电设施为辅助,以独立站地的充电站(包括快充站、换电站)和高速公路服务区、旅游景区等配建的城际快充站为补充,实现了“由点至线及面”的综合布局。
“目前,武汉市中心城区充电站平均服务间距缩小至1公里以内,有望缓解新能源车主的‘里程焦虑’”。市停车场及新能源汽车配套设施建设工作指挥部介绍,新能源汽车充电基础设施建设的基本原则是“统筹规划、适度超前、科学布局、分类推进”,根据各区发展实际,综合考量经济社会、城乡、电网、交通、土地相关要素,保障全市均衡建设。今年,我市预计还将新增4万个充电桩。
“充电桩的建设、运营采取市场主导、政府引导的方式”。指挥部相关负责人介绍,武汉一直鼓励社会资本积极参与充电设施和智能服务平台的建设运营,力求市场“开放统一、竞争有序”。长江日报记者观察发现,上述政策中,武汉市对“减少充电设施规划建设审批环节”等均做出要求。目前,星星充电、特来电、国家电网等排名靠前的充电运营企业均在武汉有大量布局。
该负责人表示,通过政策引导等形式,武汉市鼓励中心城区改建更多充电车位,特别是新建停车场,至少要有20%的充电车位或预留安装条件。目前,全市充电桩建设以服务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为前提,适度超前布局。下一步,将强化充电桩使用安全、效率等方面监管,持续改善新能源汽车用车环境。
2018年以来,武汉大力推进充电桩建设,创新成立市停车场及新能源汽车配套设施建设工作指挥部,协调市发改、经信等业务主管部门,以及行业内知名企业、专家等,整合各方力量,完善新能源汽车产业重要配套。
据悉,作为工信部列入首批综合类换电试点城市之一,武汉正加紧谋划新能源汽车换电相关实施细则和推进办法,抢占商用新能源车赛道。“目前东风汽车已完成了大量技术储备和应用试点,有望今年在市政环卫车、渣土车、大型卡车等细分领域逐步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