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数据中心?
数据中心的定义有多种解读,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对数据中心的描述为:由计算机场地,其他基础设施、信息系统软硬件、信息资源(数据)和人员以及相应的规章制度组成的实体。
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副研究员张春明说:“以前我们常常把这样的地方叫作‘机房’。通俗来讲,数据中心是数据存储和数据处理的现代化工厂,承担了与‘计算’和‘存储’数据相关的任务。”
作为互联网底层基础设施,建立在数据中心基础上的各类应用,已深入生活的方方面面。
1月18日,工作人员在“一码贵州”智慧商务大数据平台内查看实时显示的大数据系统。新华社记者 欧东衢 摄
在工业领域,由传统的财务记账类应用向个性化定制转型;在民生领域,远程在线医疗让边远地区的人们足不出户就能及时看上大专家;在政务领域,线上审批一网通办,百姓不需要多跑腿……这些背后都是数据中心提供的强大算力支撑。>>详情
为何要推动数据中心绿色发展?
数据统计显示,我国数据中心的总机架数将在2022年突破400万,中心总能耗也将在2020年至2021年间突破2000亿千瓦时,并在其后的年份快速增长,在2023年突破2500亿千瓦时。数据中心作为数字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设施,规模增长迅速。
西部云基地国家(中卫)数据中心中国联通数据中心机房(3月1日摄)。 新华社记者 王鹏 摄
但数据中心也是能耗大户,大量数据吞吐和运算使得数据中心面临着前所未有的能耗和散热挑战。如何加快数据中心行业的绿色发展、降低碳排放,成为当下的一个重要课题。
“随着数据中心的快速发展,数据中心的能耗在ICT行业中占比越来越大,既给运营数据中心的企业带来了巨大的电费支出压力,也给国家的‘双碳’目标实现带来了很大挑战,所以目前各运营企业都在积极进行绿色数据中心的建设和改造,以期获得经济收益与社会效益的双丰收。”中国移动未来研究院院长崔春风博士告诉本报记者。>>详情
绿色数据中心长什么样?
在位于北京市顺义区的万国数据十一号数据中心,超1.5万平方米的机房内,2000多个排列整齐的机柜正有序运行。千里之外,依托数据中心算力的实时调度,用户得以在手机上流畅观看视频。
“目前,北京十一号数据中心PUE(电能使用效率值)已达到1.22。”万国数据副总裁杨韬算了一笔账,在满负荷状态下,绿色数据中心每年能节省用电约1000万千瓦时。
能耗“瘦身”,秘诀何在?走进数据中心,答案渐次揭晓——
供电侧,变双路不间断供电为单路高压直流供电。“通过调整供电架构,降低用电损耗的同时,也提升了用电效率。”杨韬说,不仅如此,通过采购和使用绿电,数据中心实现了低碳转型。“目前公司在全国的数据中心绿电使用比例已达到34%。”
用电侧,以能耗监测系统实现绿色智能运营。步入数据中心监测平台,显示大屏上,多条数据曲线实时变动。“节能增效依靠的是精细化运营。”杨韬介绍,通过动态监测服务器负荷变化、室内外温湿度、暖通设备运行频率等关键指标,有效指导决策,优化设备调用,实现精确制冷。>>详情
如何创建绿色数据中心?
创新节能技术是主要任务之一。鼓励使用高效环保制冷技术降低能耗,支持数据中心采用新型机房精密空调、液冷、机柜式模块化、余热综合利用等方式建设数据中心。推广制冷系统节能技术,优化气流组织,逐步通过智能化手段提高与IT设备运行状态的动态适配性。
《贯彻落实碳达峰碳中和目标要求 推动数据中心和5G等新型基础设施绿色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强调对“绿色能源”的使用。鼓励使用风能、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通过自建拉专线或双边交易,提升数据中心绿色电能使用水平,促进可再生能源就近消纳。支持模块化氢电池和太阳能板房等在小型或边缘数据中心的规模化推广应用。结合储能、氢能等新技术,提升可再生能源在数据中心能源供应中的比重。支持具备条件的数据中心开展新能源电力专线供电。>>详情
2021年5月24日拍摄的贵州省贵安新区华为云数据中心项目现场(无人机照片)。 新华社记者欧东衢 摄
新型数据中心建设需尽快制定规则
为助力实现低碳目标,如今许多数据中心正在积极探索实践节能减排之路。相较于需要大量电力以维持服务器、储存设备、备份装置等24小时不间断运行的传统数据中心,新型数据中心具有绿色低碳的发展特点,前景广阔。
在重庆市,中国移动(重庆)数据中心运用各类监控系统,对数据中心供电、供冷设备的运行状态及流量实时监测。在拉萨市,宁算科技集团一体化产业项目数据中心(一期)回收使用发热量为住宅供热,并研究利用余热改善高原农作物和水产养殖生长环境。在张北,阿里云冬奥数据中心借助太阳能、风冷等绿色能源,结合AI调温等技术,实现100%无机械制冷,成功担负了北京冬奥会云数据处理工作。
国家环境规划与政策模拟重点实验室主任蒋洪强认为,在数据中心得到越来越多关注的背景下,应该“趁热打铁”,制定数据中心等新型基础设施“三线一单”,包括生态保护红线、环境质量底线、资源利用上线和生态环境准入清单。目前跨平台数据流通、海量数据传输等还存在技术难点,数据安全传输、防篡改、数据隐私保护等方面的制度规范和技术仍需优化。>>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