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规划》提出的目标,到2025年,广州市建成国家级智能汽车产业化示范区、基于宽带移动互联网的智能网联汽车与智能交通应用示范区、国家5G车联网先导区、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高地和汽车国际贸易中心(“三区一高地一中心”),支撑打造全球知名“智车之城”,引领全国智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
同时,力争全市汽车产能突破500万辆,产能利用率进一步提升,规模以上汽车制造业产值力争达到1万亿元,持续位居全国前列;新能源汽车产能超200万辆,进入全国城市前三名;新能源汽车渗透率超过50%,保有量提升至80万辆、占汽车保有量比重超20%。
在提升新能源汽车应用规模方面,《规则》明确,将大力推动新能源汽车在公务用车以及出租(含网约车)、环卫、邮政、城市物流配送、机场、港口等公共领域应用,到2023年全面完成巡游出租车电动化。视疫情形势适时发放个人消费者购买新能源汽车综合性补贴,研究出台补贴退出后的激励政策。
探索推进飞行汽车量产及商业化应用
做强基础研究是实现智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之一。
《规划》强调,要整合多方优势资源,实施“揭榜挂帅”制度,鼓励支持联合攻关和协同创新,依托高能量密度高安全性动力锂离子电池电解液及隔膜材料与制备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广东省电动汽车整车技术工程实验室、广东省节能与新能源汽车关键技术工程实验室等重点研发平台,鼓励组建跨行业新型研发机构,集中攻克一批短板和“卡脖子”技术,着力锻造一批长板和“撒手锏”式技术,增强自主创新能力,筑牢智能与新能源汽车发展根基。
其中,在车规级芯片技术方面,要大力开展感知芯片(CMOS感光芯片、ISP图像处理芯片等)、控制芯片(MCU)、高性能计算芯片(AI芯片/GPU)、通信芯片(总线、无线电等)、存储芯片(Flash等)、安全芯片、功率芯片(IGBT、SiC、电源芯片等)等关键芯片技术研发,推动车规级驱动、电源、通信、隔离、运放等芯片的封装工艺、评测方法、认证、应用技术及接口配置、开发环境和软件集成技术实现突破。
值得一提的是,在布局战略前沿技术方面,《规划》提到,要依托琶洲实验室、鹏城实验室广州基地等重大创新平台以及中山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广东工业大学、广州大学等高等院校,深度开展智能与新能源汽车战略前沿技术研究。重点提升自动驾驶复杂系统体系架构、复杂环境感知、智能决策控制、人机交互及人机共驾、车联网与车路协同等基础技术水平,并探索推进飞行汽车量产及商业化应用。
新建居住社区落实100%固定车位建设充电桩或预留充电桩建设安装条件
以广州建设全国第一批智慧城市基础设施与智能汽车协同发展试点城市为契机,广州将加快统筹智能与新能源汽车基础设施建设需求,着力构建先进完备的基础设施体系,为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规划》提出,广州将编制实施《广州市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十四五”规划》,科学合理布局充换电设施建设,持续提升充换电设施智能化管理水平,打造全国智慧充电基础设施标杆城市。
针对居民充电服务,积极推广智能有序慢充为主、应急快充为辅的居民区充电服务模式,加快形成适度超前快充为主、慢充为辅的高快速公路和城乡公共充电网络。探索在居民小区试点推广“统建统管、散建统管、有序充电”模式。加快构建换电基础设施服务网络,到2025年换电站达到400个。鼓励新能源汽车企业为消费者在自有或租赁车位上新建固定充电桩。鼓励私人充电桩加入“羊城充”等公共服务网络。加快制定关于公共充电车位禁停非充电车辆的相关规定。
“十四五”时期,新建居住社区落实100%固定车位建设充电桩或预留充电桩建设安装条件。
氢燃料方面,依托华南理工大学广东省先进储能材料重点实验室、广东省燃料电池技术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广州能源研究所等高端创新平台,开发高效可靠的制储运加氢技术和设备;鼓励利用现有的加油站、加气站改建或扩建加氢设施,积极探索混合建站发展模式,开展油、气、氢、电综合供给服务。
到2025年,加氢站数量超过50个,车用氢气终端销售价格低于35元/公斤。
打造“一核三极多节点”的智能与新能源汽车空间发展新格局
汽车产业是广州的支柱产业之一。《规划》提出,“十四五”时期,将优化完善全市智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空间格局,加强与粤港澳大湾区、国内外先进城市协同发展,构建全球领先的智能汽车生态合作圈,提升广州汽车产业的全球竞争力和影响力。
在产业布局上,按照差异发展、协同联动理念,加强全市统筹,坚持产业集聚发展,围绕整车制造,优化布局产业链和创新链,着力打造“一核三极多节点”的智能与新能源汽车空间发展新格局。
着力将广汽智能网联新能源产业园打造为“一核”:充分发挥园区集聚整车及关键零部件研发、设计、制造和测试、示范应用等全产业链优势,辐射带动番禺化龙汽车特色小镇发展,打造成为粤港澳大湾区自主品牌智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群、粤港澳大湾区汽车产业创新发展领航区、国际智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高地和国家产城融合示范区。
围绕整车及零部件产业集群打造东部、北部、南部“三极”:依托优势整车企业龙头带动和吸附作用,推进产业集聚发展,形成特色鲜明、功能互补、极具竞争力的产业极点。全面推动龙头企业做大做强,打造世界知名智能与新能源汽车品牌。大幅提升零部件企业产业配套能力,构筑大中小企业融通发展新生态。其中,东部整车及零部件产业集群包括天河片区、黄埔片区、增城片区,主要依托小鹏汽车、广汽本田、文远知行、北汽(广州)等龙头企业及相关重大项目。
北部整车及零部件产业集群主要为花都片区,主要布局东风日产、东风启辰、风神汽车等龙头企业及相关重大项目。
南部整车及零部件产业集群主要为南沙片区,主要依托广汽丰田、合创汽车、小马智行等龙头企业及相关重大项目。
依托产业发展赋能特色基地构建“多节点”,即以全市具备人工智能和数字经济优势的产业园、试验区、产业基地等为重点,有效促进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新技术赋能智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加速推动汽车电动化、智能化、网联化、共享化转型发展,培育形成各具优势的赋能智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的特色基地。
打造广深惠世界级智能汽车产业集群建设工程
为推动实现大湾区互利共赢,《规划》提出将打造广深惠世界级智能汽车产业集群建设工程。
一方面,推动广深惠三地签订战略合作协议,研究制定广深惠智能汽车产业集群发展规划,明确三城智能汽车协同发展方向、空间布局和重点领域。
同时,谋划建设世界级智能汽车研发中心,以广东省智能网联汽车创新中心、广州市智能网联汽车示范区运营中心和深圳市奥途智能网联汽车创新中心等为核心研究机构,共同开展多源信息融合技术、车辆协同控制技术、数据安全及平台技术、人机交互与共驾技术等智能化关键核心技术和面向用户智能汽车产品的研发。
按照车路协同自动驾驶标准体系逐步对广深惠的城市道路、城际道路进行智能化改造,率先形成全域开放的城市级和城市间测试区。谋划建设具有世界影响力的车路协同发展,在国内乃至世界率先在广深惠专用车道(高速、公交、货运)等主要道路中实现3级-有条件自动驾驶,在开放道路上逐步推动车路协同4级-高度自动驾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