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工信局日前印发《无锡市“十四五”新能源汽车充换电设施规划》,同时提出了2022年无锡市充电桩建设目标:新增私人充电桩不少于18000个,新增公共充电桩不少于2050个,新增专用充电桩不少于300个,计划新增换电站15个,从政策层面为快速发展的新能源车市场“充电续航”。
解决“少”的问题
新建小区专属停车位须预留充电桩安装条件
据了解,截至2021年底,无锡市共建有公共及专用充电站605座、充电桩6388个、私人自用充电桩22801个、换电站11座,初步形成覆盖全市的充换电网络。然而在快速发展的同时,仍存在着充电桩数量少、分布不均,充电慢等问题。
目前困扰无锡新能源车主的突出问题之一是自用充电桩比例偏低,近半的私人新能源汽车需要依赖公共充电设施进行补电。据了解,2021年全市新增新能源汽车3.3万余辆,其中约75%是私家车,但车主在小区成功申请安装的充电桩仅1万个,不少新能源车主为小区无法安装充电桩而烦恼。
业内技术人员告诉记者,小区居民加装充电桩必须满足“有车位、有电、有章”的条件,供电部门才可以进场施工。这意味着要想装一个私人充电桩,需要走一个复杂的流程;而且现实中,一些物业公司对安装充电桩积极性不高。
“盖章决定权在于小区物业,但是由于考虑到老小区用电容量限制、铺设难度等问题,物业并不积极。”该人士表示。对此,《规划》对新旧小区提出了分类推进实施自用车充电桩安装的意见,提出新建住宅小区专属停车位要按100%配建比例预留新能源汽车充电桩安装条件;既有居住社区,已建住宅小区根据实际需要和场地建设条件执行国家相关条例规定。这就意味着,对于有条件安装的小区,物业不得以任何理由拒绝车主的安装要求。
解决“不均”的问题
建设公共充电设施网络
尽管国内公共充电桩数量占据了全球公共充电桩数量的三分之二,但作为电动汽车普及应用必备的基础设施,现有的充电桩数量仍难以满足需求。尤其是在节假日中长途出游高峰时期,“一桩难求”限制了电动汽车的中远途出行。
对于电动汽车来说,充电桩充当的是加油站的角色。公共充电设施空间分布不均衡,外围街镇分布相对较少的问题尤为突出。对此,《规划》提出,无锡市将建设城市公共充电设施网络,重点推进大型商场、超市、商务楼宇、医院、文体场馆、旅游集散中心等大型公共建筑配建停车场以及交通枢纽等各类社会公共停车场公用充电站建设。
同时对公共新能源车辆如公交、环卫、城市物流等专用充电设施建设,按照专车专用、桩随车走、便捷使用等原则,优先在自有停车场站内配建专用充电设施。扩大充电桩的建设面,让错峰充电发挥效能。比如利用单位内部停车场资源,配建相应比例的充电设施或预留充电设施建设安装条件,鼓励具备条件的单位向社会错峰开放充电设施。
解决“更快”的问题
大力推广智能有序充电
着力实现充电桩数量多、分布广的同时,无锡还将试图破解最根本的问题——充电能不能“更快”。
当下主流电动汽车即使通过快充充电桩,充满电也需要1个多小时。这不仅大大影响了车主的使用感受,还影响了充电桩的使用率。市工信局装备处人士介绍,随着电池技术的进步,车用动力电池容量正变得越来越大,这就迫切需要提高充电速度,使公共充电站大功率充电成为主流。对此,无锡的硬核应对策略是:“十四五”期间高压大电流充电产品将逐步应用,超充站将加速建设,并探索应用大功率无线充电技术。“无锡在新能源产业有着厚实基础,这有助于我们较快切入到智能有序充电的时代。”
据了解,未来5年内,无锡市将大力推广以光伏、风电为代表的新能源大规模应用,逐步普及分布式能源站,建设电网友好的智能有序充电应用场景,利用新能源汽车移动储能特性,实现“车-桩-网”互动,优化电网负荷曲线、平抑电网负荷,实现新能源汽车与电网协调互动发展。
此外,智慧车联网平台将进一步完善,打造全市统一的充换电服务一张网,实现对全市公共服务领域的充换电设施和新能源汽车数据全覆盖采集,为运营企业和新能源车主提供便捷高效的服务,支撑行业监管、分析决策。
相关人士透露,至2025年预计无锡市区充电桩需求约12.5万个,其中公共充电桩约2万个、专用充电桩约0.5万个、私人自用充电桩约10万个。“按照目前推进速度,新能源车的充电,将会有越来越好的体验。”(高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