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缆产品专项整治要“严”字当头

发布日期:2017-07-05  来源:中国质量新闻网

核心提示:持续发酵3个月的西安地铁问题电缆事件调查处理情况虽已收官,但有关该事件的影响与教训却远未结束,尤其是国务院办公厅在《关于
         持续发酵3个月的西安地铁“问题电缆”事件调查处理情况虽已“收官”,但有关该事件的影响与教训却远未结束,尤其是国务院办公厅在《关于西安地铁“问题电缆”事件调查处理情况及其教训的通报》中明确提出“在全国开展线缆产品专项整治,排查和消除各类安全隐患”,一场有关线缆产品的专项整治正在全国进行中。
 
         西安地铁“问题电缆”曝光后,质检总局高度重视,迅速行动。3月23日,质检总局就下发通知,部署全国彻查问题电缆,开展电线电缆生产企业专项监督检查。4月21日,又进一步印发专项监督检查工作实施方案,要求突出问题导向,细化监管要求,压实工作责任,实行每周“零报告”制度,切实将此次专项监督检查工作抓实、抓细、抓到位。从全国来看,专项监督检查工作目前取得了阶段性进展。但是,我们必须清醒地看到,监督检查工作和成绩只是阶段性的,电线电缆产品质量专项整治还需要深入推进。全系统要按照国务院的部署要求,深入贯彻落实质检总局电线电缆生产企业专项整治工作会议精神和安排,扎实推进电线电缆生产企业专项整治工作。西安地铁“问题电缆”造成安全隐患和重大经济损失,严重损害了政府的形象和公信力,性质十分恶劣,教训十分深刻,开展线缆产品专项整治既要引以为戒,更要举一反三,坚持“严”字当头。
 
         线缆产品专项整治要“严”字当头,首要的就是要严格落实企业的质量主体责任。作为质量安全的第一责任人,生产企业对质量安全负有不可推卸的主体责任。从西安地铁“问题电缆”事件来看,线缆生产企业并未担负起自己的责任,反而是突破底线。这一方面与违法企业为了赚钱不择手段有关;另一方面也与我国线缆市场的发展现状有关。有一组数据非常清晰地说明了我国线缆行业的现状:企业数量近万家,其中97%是中小企业,设备平均利用率在30%~40%,远远低于国际上设备利用率70%以上的水平。虽然已经发展成为机械行业中仅次于汽车工业的一个万亿量级行业,但产能过剩、中小企业众多、行业集中度极低、中低端产品竞争激烈、科技研发投入少等特点,使得我国线缆行业的竞争异常激烈,“价格战”成为许多企业的竞争选择,在逐利本性的驱动下,类似奥凯公司这样牺牲质量的做法并非个案,因此线缆产品专项整治一定要让企业严格落实质量主体责任,牢固树立质量第一的强烈意识,推动企业加强全面质量管理,建立健全质量管理体系,提高制度执行力和质量控制力,确保线缆这一有着国民经济“血脉”之称、涉及生命财产安全的重要产品的质量安全。
 
         线缆产品专项整治要“严”字当头,还应当严厉打击、严格监管。西安地铁“问题电缆”事件是一起严重的企业制售伪劣产品违法案件。所以,对蓄意制假售假的违法企业保持执法打击的高压态势,应该成为此次专项整治工作的重中之重。打击的重点,就是类似奥凯公司那样偷工减料、以次充好等违法行为。要挥动质检“利剑”,保持执法打假的高压态势,通过对少数“不收手、不收敛”的违法违规企业“严打、狠打、痛打”,起到震慑作用,让心存侥幸的企业“收手、收敛、收心”,回归诚信守法,特别是要“严”字当头,大幅提高涉及群众生命安全的质量违法成本,坚决把严重违法违规企业依法逐出市场,让违法者付出高昂代价。
 
         线缆产品专项整治要“严”字当头,更应当严肃责任追究。线缆产品的生命周期涉及生产、流通、使用、检测等多个环节,线缆产品的质量安全也需要各个环节各负其责和全社会同心协力,注重发挥企业主体作用、政府部门监管作用、社会组织和消费者监督作用,同时也要强化各个环节和部门的责任要求。从西安地铁“问题电缆”事件来看,正是因为各个环节责任意识弱化、法律意识淡化、责任落实不到位,才有了问题产品最终流入工程的一路“绿灯”,因此开展好线缆产品专项整治,一定要严肃责任追究,建立健全问责机制,强化责任意识、法律意识、纪律意识。质监系统也要牢固树立责任重于泰山的意识,坚持党的原则第一、党的事业第一、人民利益第一,敢于旗帜鲜明,敢于较真碰硬,以对人民高度负责的态度,完成好线缆产品专项整治行动,推动线缆行业质量提升。 《中国质量报》

 
关键词: 线缆
 
[ 频道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沪ICP备16055099号-94

风光储网 版权所有 © 2016-2018 咨询热线:021-6117 0511  邮箱:sina@heliexpo.cn 在线沟通:

本网中文域名:风光储网.本站网络实名:风光储网-最专业的风光储行业信息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