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信部数据显示,2021年,我国新能源汽车销售完成352.1万辆,同比增长1.6倍,连续7年位居全球第一,累计保有量达784万辆。与之对应的,截至2021年底,全国充电基础设施保有量达261.7万台,同比增加70.1%。车桩比整体上处于3:1的水平。
多家券商推测,按照当前发展趋势,未来十年,我国新能源汽车保有量将超过6000万辆,而根据车桩比1:1的建设目标,充电桩仍存在巨大的缺口,预计市场规模将达到万亿级。
需要注意的是,以上推测并不是空穴来风。
早在2015年,《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发展指南(2015-2020)》就已明确,充电基础设施建设要跟紧新能源汽车行业的发展步调,力争到2020年能满足500万辆电动汽车充电需求。虽然受多种因素影响,当前情况离规划还有一定差距,但自从充电桩被纳入“新基建”的范畴后,其市场就一直呈现高速增长的态势。
在政策层面,充电桩建设一直受到国家和地方的大力支持。《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5年)》提到,将引导多方联合开展充电设施建设运营,实现基础设施的互联互通和智能管理;住建部等15部门印发的《关于加强县城绿色低碳建设的意见》也指明各县城要加强电动汽车充电桩等能源基础设施建设。
今年年初,国家发展改革委等部门联合印发《关于进一步提升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服务保障能力的实施意见》,指出到“十四五”末,充电基础设施体系应满足超2000万辆电动车的充电需求,并对作为公共设施的充电桩建设给予财政支持。
在此基础上,资本也纷纷向充电桩行业投来橄榄枝。有关机构统计,近几年与充电桩相关的企业数量持续增多,已经从2016年仅有的7500多家飞速扩张到2021年的50000多家,实现了近7倍的增长。其中,特来电、星星充电、国电南瑞三家市占比较高,均在20%左右。且受此影响,2015-2021年期间我国充电桩保有量总体呈逐年增长态势。
据了解,特来电自2020年三月份开始,已累计融资33亿元,其母公司特锐德在投资者平台表示,特来电上市事宜正在推进中;星星充电于去年完成B轮融资,获高瓴资本领投,估值达到了155亿;国电南瑞则参与实施了国网总调、南网总调、华北、华东、西北、西南等所有网省调的重大项目,在2019年实现324.13亿元的营收。
同时,云快充、南方电网、依威能源等也在加速提高市场占有率。截至2021年底,全国公共充电桩数量过万台的已有13家。
整体来看,随着我国新能源汽车市场景气度上行,充电桩等充电基础设施建设必然会迎来加快增长,以推动新能源汽车与充电桩保有量配比更趋于合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