亿华通在招股书中表示,IPO募集所得资金净额将主要用于研发、提高燃料电池电堆的产能、潜在的投资与收购、提升品牌知名度、以及用作营运资金及其他一般企业用途。

来源:北京亿华通 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招股说明书
事实上,早在2016年,亿华通就已在新三板挂牌上市并在挂牌期间累计股权融资7.9亿元。2020年8月,亿华通登陆科创板并在上市期间累计融资15.5亿元,代码688669,成为国内“氢燃料电池第一股”。截至1月27日收盘,亿华通报于每股215.0元,较每股76.6元的发行价上涨180.67%,A股市值约为153.4亿元。
产品及市场情况:自2016年推出首款商业化产品起,亿华通已累计向超过20家中国商用车制造商销售超过2000套燃料电池系统。截至2021年12月31日,亿华通的燃料电池系统已经为中国超过1800辆在路上行驶的燃料电池汽车提供动力,单台车辆平均行驶里程接近4万公里,累积安全运行距离超过7400万公里,累积安全运行时间超过160万小时。
目前,亿华通与国内商用车企业北汽福田、宇通客车、吉利商用车等已建立长期合作关系,并与丰田、北汽福田合作开发使用其燃料电池系统的客车,这类客车被指定为北京 2022年冬奥会的赛事交通服务用车。
技术研发情况:在研发上亿华通主要采取纵向一体化研发路径,即循序渐进完成了燃料电池动力系统总成、燃料电池系统、燃料电池电堆以及主要电堆部件双极板的自主开发与制造,并计划通过主要联营公司上海亿氢开发并制造另一主要燃料电池电堆部件膜电极。
在研发投入方面,亿华通于2019年、2020年以及截至2020年及2021年9月30日止九个月,公司分别产生研发开支8390.2万元、7467.1万元、4825.4万元及5888.8万元,占各期间总收入的15.2%、13.0%、37.4%及15.8%。
截至2021年9月30日,亿华通拥有超400项专利,包括超150项发明专利、超160项实用新型专利以及超15项外观设计专利。此外,亿华通另有超过460项专利的申请获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受理。
此外,亿华通亦参与了联合国开发计划署促进中国燃料电池车商业化发展计划,历经了中国燃料电池汽车产业从技术研发为主向示范运营和产业化推进的重要转变。截至2021年9月30日,亿华通在中国主持或参与起草37项燃料电池技术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
财务情况:2019年和2020年,亿华通的营收分别为5.54亿元和5.72亿元;2021年前三季度则从2020年同期的1.29亿元增加189.15%至3.73亿元。其中,2021年前三季度业绩大幅增长的主要源于燃料电池系统——2021年前三季度,亿华通售出250套燃料电池系统,合共30,390kW,而2020年同期则售出82套燃料电池系统,合共5,460kW。
利润及毛利方面,2019年,亿华通的净利润约为4590万元,2020年则净亏损约976万元。2021年前三季度,亿华通的净亏损约为9280万元,较2020年同期约5928万元的净亏损有所增加。2019年、2020年以及2021年前三季度,亿华通的毛利率分别为44.5%、43.2%和30.8%。

来源:北京亿华通 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招股说明书
此外,在风险因素方面,报告中提出,公司依赖于集中的主要客户,并无订立长期销售协议。倘若失去任何该等客户或日后失去该等客户的任何采购订单,将对公司的业务、财务状况、经营业绩及现金流量造成不利影响。 于往绩记录期间,公司大部分收入来自数量有限的客户。公司于2019年及2020年以及截至2021年9月30日止九个月自前五大客户产生的收入分别占公司总收入的91.9%、77.7%及92.2%。
市场竞争格局:

来源:北京亿华通 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招股说明书
竞争格局。近年来,中国燃料电池系统市场的公司数量有所增加,截至2020年底,中国燃料电池系 统生产商数量超百家,然而市场竞争却较为集中,2020年前五大燃料电池系统供应商以燃料 电池系统总销售功率输出计的总市场份额达93.2%。同时,作为中国燃料电池系统研发及商 业化的先行者,本集团于2020年共销售35.0MW燃料电池系统,燃料电池系统总销售功率输 出位列第一,于中国燃料电池系统市场的市场份额达34.8%。

来源:北京亿华通 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招股说明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