氢能多场景应用获突破 潍柴新能源布局全面扎根起势

发布日期:2022-01-12  来源:证券日报  作者:中国风光储网--新闻中心

核心提示:氢能多场景应用获突破 潍柴新能源布局全面扎根起势
 
 
QQ截图20220112203600
 
图为山东重工集团向山东港口集团交付首批示范运营的氢燃料重型牵引车 王僖/摄
 
随着1月8日山东重工集团正式向山东港口集团交付首批中国重汽氢燃料重型牵引车,科技部和山东省携手实施、潍柴动力担纲主力的“氢进万家”科技示范工程,再获新突破。“可推广、可复制的氢能产业齐鲁样板”加速在港口、园区、高速路等场景上布局与示范运营。
 
“目前,国家燃料电池技术创新中心建设和‘氢进万家’科技示范工程项目进展顺利,基于高可靠性的燃料电池产品,多场景的应用示范工作,均取得了阶段性成果,我们将坚定不移实现传统高端动力和新能源动力走在最前,为我国‘双碳’目标的实现做出更大贡献。”山东重工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潍柴动力董事长,国家燃料电池技术创新中心学术委员会主任谭旭光表示。
 
布局港口园区高速路三大场景
 
中国重汽青年科学家、新能源业务总监刘国庆向《证券日报》记者介绍,此次山东重工集团向山东港口集团交付的首批重型牵引车,搭载了潍柴大功率氢燃料电池系统,它不仅完全实现了零排放,且可在5分钟内实现加满氢,解决了纯电动车充电时间长的痛点,此外其百公里耗氢不超过10公斤。
 
“这是行业里第一批真正实现商业化示范运营的氢燃料电池重型港口牵引车,因此无论对于山东重工集团还是整个行业,都是一次里程碑式的事件。”刘国庆说。同时,这也是山东重工与山东港口自2020年8月签署战略合作以来,推动氢燃料电池重卡落地的一个大动作。
 
此外,在氢能港口方面,国内首艘搭载了潍柴氢燃料电池的80客位客运船也已经在济南莱芜雪野湖下水试验,实现了零碳排航运。
 
“除了在港口这样相对封闭的场景加速示范运营应用布局,未来随着整个加氢设施的完善,我们会逐步在更多的应用场景进行拓展。”刘国庆对《证券日报》记者说,此次交付的这款49吨氢燃料电池重卡,目前还正在济南泰钢至青岛董家口港区路线进行长距离高速的试运行,且运行时长已超过5000公里。
 
而这也是山东重工推动氢能产业落地的另外一大场景——氢能高速的突破与进展。2021年11月份,全国首座高速公路加氢站在淄博投入运营,标志着山东氢能商用车高速物流配送规模化示范运营按下加速键。
 
中关村发展集团高级专家、中国能源研究会特聘研究员董晓宇对《证券日报》记者说,“首座高速公路加氢站的建成投用具有风向标示范作用,对于在国内交通大动脉加大加氢站投资力度具有很好的正向引导,今后‘以点带面、多点连线’的全国性氢能利用产业链协作能力因此更加值得期待。”
 
潍柴基于高可靠性的燃料电池产品开展的第三大场景的应用是氢能园区。据介绍,潍柴在此方面开发的国内首款大功率集装箱式氢燃料电池热电联供系统、首款30kW固态氧化物燃料电池热电联供系统,已在潍坊投入运行;同时,还开发了国内首款3吨氢燃料电池叉车,创建零碳排的物流搬运环境。
 
可以说,以潍柴动力为牵头单位的国家燃料电池技术创新中心,在氢能推广应用上已经全面扎根起势。
 
氢能利用降成本
 
氢能应用需要全产业链的协同配套,目前阻碍氢能产业大面积落地的最大障碍还是成本。
 
根据2020年9月份国家能源局等五部委公布的《燃料电池汽车城市群示范目标和积分评价体系》,在氢能供应及经济性上,城市群示范目标为车用氢气年产量超过5000吨,加氢站零售价格不高于每公斤35元。据了解,现在山东境内加氢站的零售价大多在五六十元每公斤。
 
采访中,国家燃料电池技术创新中心主任徐子春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当加氢站氢气的价格达到每公斤35元时,就和使用柴油的成本相当了,只是由于使用规模上还未放量,成本上目前还无法和柴油比。
 
“这是一个‘先有鸡还是先有蛋’的问题,目前氢能用得少,所以价格高;因为价格高,所以用得少,这个症结一定要解开。”徐子春如是说。
 
值得一提的是,山东在氢能推广上步子迈得很快。目前,山东已经有22座加氢站,日供氢能力达到2万公斤。济青廊道上的加氢站基本成网,在山东省规划的“鲁氢经济带”上,目前济南市区有3座加氢站,淄博服务区2座,潍坊4座,年前在山东港口青岛港又启动了2座加氢站建设。
 
同时,作为氢能大省,山东省的工业副产氢资源丰富,在解决制取、运输、加氢等瓶颈问题上,山东也逐步摸索出一套经验。比如,目前已试运行了5000公里的济南泰钢至青岛董家口港区的49吨燃料电池重卡示范运行专线,在泰山钢铁端就建设了“前店后厂”式的加氢站,其成本仅为22元每公斤,已经远低于柴油成本,重卡在泰钢的加氢站加足气后,一口气可跑到青岛董家口港区再折返。
 
徐子春表示,如何降低氢能使用成本,是目前“氢进万家”示范工程的重点研究方向。现在正在进行制氢加氢一体站、管道供氢加氢站等探索,下一步要进一步优化产业链,降低制造成本,为大规模应用奠定基础。
 
此外,董晓宇还提到,目前制氢的技术路线成本也需要大幅下降。“如果通过可再生能源制取‘绿氢’的成本达到目前化石能源制氢、工业副产氢的水平,大规模产业落地就会很快实现。”
 
本报记者 王僖         (编辑 张明富 孙倩)    




 

 
 
[ 频道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沪ICP备16055099号-94

风光储网 版权所有 © 2016-2018 咨询热线:021-6117 0511  邮箱:sina@heliexpo.cn 在线沟通:

本网中文域名:风光储网.本站网络实名:风光储网-最专业的风光储行业信息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