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各地气温降低,特别是在北方地区,新能源车主的“里程焦虑”又再度出现了。续航里程缩水、电池充不满电、不敢开暖风,这些问题仍然困扰着很多车主。
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9月,我国车桩比例约3:1,但是整个公共充电桩的平均利用率却还不到百分之十,属典型的“僧多粥少”。究其原因,除了供给矛盾外,主要是分布不均的结构性矛盾。
要解决这两个矛盾,不是一两家单位能完成的事,即使政府强制要求基层单位必须在辖区内建设多少充电桩,也可能因为基层单位能力不同而导致充电桩分布不均。这就需要政府统一主导规划,相关单位共建共管共享,化解“私桩不够用、公桩不好用”等难题。
按道理说,新能源车在售后上本就应该保证用户充电方便性,但安装充电桩又涉及电网、道路、运营商、通信网络、城市规划、建设、城管、消防、物业等多个部门。只有这些部门共建共管共享,为新能源车的销售做好“店小二”,用户买车、用车才没有忧虑。
比如,可将新能源车销售、物业公司支持配合、电力部门装表接电等流程理顺整合,将充电桩报装前置于购车环节。消费者在购车时,只需出具身份证,通过网上平台提交申请,就可以享受“购车—装桩—装表—接电”一站式全流程服务,这有效解决了“私桩不够用”的问题。当然,这个过程中需要政府部门牵头协调各方、解决相关问题。当私桩够用,也就减轻公桩的压力了。
再来看公桩的问题。在北京,新能源汽车大数据联盟利用大数据技术分析,成功为解决“在哪建”“建多少”难题提供数据支撑。不妨以此为鉴,多利用大数据来整合需求,再根据需求来增设相应的公共充电桩,做到按需分配,充电靠“抢”的窘境自然也会少一些。(广州日报 丁慎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