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大型风电、光伏基地项目建设进程明显在加快,预计未来10年,我国风电、光伏发电新增装机规模或超10亿千瓦。
进入十四五之后,风电和光伏之所以再次大规模发展,主要是因为为推动双碳目标的实现,国家将构建以风电和光伏为代表的新型电力系统。
目前中国首批装机容量约1亿千瓦的大型风电、光伏基地项目已于近期有序开工,可以说为了成为电力供应的主力军风电和光伏已经整装待发。
不过对于风电+光伏发电的不稳定性,目前来看通过技术解决的难度依然很大,大规模并网对电网造成的冲击让风电和光伏成为供电主力很难让人放心。
根据相关部门的数据统计,中国总发电量中的62%依然来自煤电,其他能源发电量占比则普遍较低,风电和光伏发电占比总量不到10%。
但是,实现2030年碳达峰、2060年碳中和,煤电作为供电主力的地位必须打破,目前来看除了风能和太阳能,很难有其他资源大规模开发替代。
在风电和光伏发电产业开发初期,不排除两者成为资本追逐利益的工具。曾几何时为套取国家补贴,风电和光伏一度成为资本博弈政策的棋子。
在国家提出3060目标后,风电和光伏成为能源转型的战略性资源。为完成绿色转型,央企开始大举进军风电和光伏产业。
央企进军风电+光伏产业,不仅推动产业大洗牌,而且产业发展的游戏规则也变了。国进民退成为必须要走的途径,央企开始主导风电和光伏产业的发展。
风电+光伏大基地、多能互补、大投资成为开发趋势,项目开发从MW级迈入GW级,这让风电+光伏在装机规模上超越煤电装机奠定了基础。
按照目前风电+光伏的发展势头,2030年实现12亿千瓦的装机,从规模上取代煤电成为主要电力是没问题的,问题是如何做到风电和光伏的有效消纳。
风电+光伏消纳难题主要还是解决平滑上网以及超远距离输送,这需要配套调峰和储能电站、特高压电网建设,这不仅需要技术更需要大资金投入。
因此从理论上看,风电+光伏在电源侧装机规模上具备替代煤电的潜力,但是要想在供电侧要替代煤电供能则需要在平滑上网技术上实现革命性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