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光伏发展条件
台湾位于北回归线,日照丰富,整体年均日照近1800小时。根据气象资料,台湾的日射量分布平均,从东北角的基隆地区的年平均日照量每平方米每日大约2.2度(kWh),往嘉南平原一直到恒春地区的4.7度增加。总体而言,台湾年平均每平方米每日有3.1度的日射量。
台湾用电量大、电价贵,屋顶却大多闲置,各种工商业厂房众多,拥有丰富的屋顶资源。台湾岛的地形结构是中间高、两边低,中央山脉纵贯全岛,日照量从东北往西南递增,中南部日辐射量较高,适合装置较大容量的太阳能发电系统,包括企业使用的大、中型发电系统,以及大型的太阳能电厂;北部适合安装一般住户、机关、学校等自用的小型系统。
至于存在的问题,台湾地区多高山与四面环海的地理条件,成为发展地面型太阳光电的先天限制,土地与馈线不足两大问题制约着当地光伏产业的发展。地面型的土地主要来自于水域空间、盐业用地、严重地层下陷区乃至垃圾掩埋场等高难度的场址,对施工技术以及光伏组件的质量带来更高的要求。
台湾光伏产业现状及发展规划
台湾的太阳能光伏产业开始于2000年,直到2010才形成了较为完整的光伏产业链。2016年,台湾相关主管单位积极推动能源转型,发布了“太阳光电两年冲刺计划”,2018年安装量首次突破1GW,2019年新增装机量达到了1.6GW,按照规划,2021年新增装机量将达到3.7GW,进入光伏发展快车道,拥有巨大市场潜力。
当局的短期目标是在2025年摆脱核能,并提高再生能源发电占比到20%。相关主管单位规划2025年时,太阳光电装置量将提高到20GW,包括地面14-15GW与屋顶型5-6GW容量。
台湾地区经济发达但各项资源相对稀少,当地的气候和土壤非常适合种植,农业发达,各种农业大棚非常多,再加上良好的光照条件,农光互补在台湾会有很大的市场,在这里推广“光伏+农业”模式,将会创造更高的收益。此外,台湾地区水域多,水光互补模式也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台湾主管单位对此已进行数次土地清查,并于2015年、2017年先后释出2,385公顷的地层下陷农地供转为开发光伏系统之用。为达成2020年6.5GW的中期目标,相关主管单位在2018年清点七大类土地和可用空间,开发潜能为3.98GW。其中规模最大的是水上型光电,开发潜能达1.2GW。
随着全球碳减排热潮的来临,台湾也有许多大型企业进军光伏产业。台湾三大电信公司中华电信、台湾大和远传电信都宣布投入太阳能领域,三家公司的累计投入将达到数百亿新台币,为中国台湾的光伏产业做出巨大贡献。相对于我国成熟的光伏产业,台湾三大电信公司进军光伏,主要还是用于电站建设,用途也主要是公司内部用电,减少碳排放和支持环保,并未涉及到研发层面。
台湾光伏产业发展前景
从当地主管部门的预定目标来看,2018-2025年,台湾需新增18GW的装机量才能完成目标,但从目前累计的数据来看,还远远达不到需求。土地空间不足影响着馈线铺设的进度,而太阳光电需求要能冲高,必须依靠大型地面电站的开发;然而台湾地区能用于开发大型电站的空间几乎都位处缺乏馈线的偏远地带。
虽然存在一定制约性,但当地积极的政策态度使得从业者对光伏产业的发展抱有极大信心,从目前情况来看,台湾的光伏市场仍维持着正面而积极的趋势,未来发展前景可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