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IPV(光伏建筑一体化)的概念正在跟随着持续爆发的光伏市场受到更多关注。
日前,在国务院《关于印发2030年前碳达峰行动方案的通知》中,“加快提升建筑能效水平”在城乡建设碳达峰行动中被明确列出,同时提到,要深化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推广光伏发电与建筑一体化应用。
事实上,作为能源消耗的重要领域,建筑行业的减碳一直都是重点之一,无论是去年7月的“绿色建筑行动通知”,还是今年6月的“整县推广屋顶分布式光伏开发通知”, 都在大力提倡光伏建筑的发展。
而将光伏发电与建筑功能深度结合的BIPV,被看作是建筑领域最有效的减碳方式,也再次受到极大的关注,企业纷纷布局,市场话题不断。
光伏建筑确实极具潜力,不过目前看来,相对于诸多报告中动辄千亿、万亿的市场规模预测,BIPV本身仍处在发展的早期阶段,它还需要完善各项标准要求,来实现光伏发电与建筑行业的最优结合。
▍BIPV:万亿存量,千亿增量的市场?
BIPV算不上一个新的概念,其早在上世纪60年代就由日本MSK公司提出,我国最早的BIPV项目在2008年也已建成。
不同于主流的BAPV(安装式光伏建筑)简单地将光伏系统覆盖于建筑物上,BIPV是将建筑材料与光伏器件相结合,直接作为建筑外部结构的一部分,使其同时具备发电功能和建筑材料功能。
BIPV
相比于BAPV,BIPV由于和建筑材料的深度结合拥有诸多优势。其不仅能应用于建筑屋顶,还能作为光伏幕墙、光伏遮阳板、光伏栏板等,大幅提高建筑的光伏发电能力。事实上,BIPV在建筑外观、建筑防水等方面也有极大优势。
BAPV
BIPV的再次备受关注当然还是依靠光伏发电,尤其是分布式光伏发电在近年的不断爆发。
作为主要的可再生能源之一,光伏发电已然成为我国减少碳排放的重要路径。2020年,我国光伏发电新增装机量为48.2GW,同比增长60%,继续保持全球第一。
而其中,单独建立大型地面光伏电站的集中式光伏发电比例正在下降,与各种建筑相结合的分布式光伏发电的比列正在迅速提升。2020年,分布式光伏装机量占光伏发电总量的32%,而在2021年前三季度,这一比例已经提升到64%。
建在恶劣环境下的集中式光伏电站
分布式光伏发电的优势在于,其不必像集中式光伏发电那样建立在环境恶劣的空旷地区,产生过高的运维成本,也不必占据过多土地,而是和工厂、商用、户用建筑相结合来实现光伏发电,BAPV和BIPV都是典型的分布式光伏发电。
而且这也和建筑减碳有机结合,在目前的能源消耗中,建筑行业占比接近50%,包括建筑材料生产运输、建筑施工、建筑运行以及建筑拆除等全过程,都要用到电力,而光伏建筑则能够实现发电自用,多余电力还能并入电网。
国家层面的推动是加快光伏建筑发展的重要力量。
2021 年 5 月,住建部等15部门发布《关于加强县城绿色低碳建设的意见》,要求大力发展绿色建筑和建筑节能,通过提升新建厂房、公共建筑等屋顶光伏比例和实施光伏建筑一体化开发等方式,降低传统化石能源在建筑用能中的比例。
今年6月份更具体的“整县推进”计划让则再次让市场感受到政府对光伏建筑的重视。
6 月 20 日,国家能源局综合司发布《关于报送整县(市、区)屋顶分布式光伏开发试点方案的通知》,通知要求具备丰富屋顶资源、有较好消纳能力的县市区申报屋顶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
通知也明确了各类建筑的安装比例,其中党政机关建筑屋顶总面积光伏可安装比例不低于50%,学校、医院等不低于40%,工商业分布式地不低于30%,农村居民屋顶不低于20%。
不同类型安装光伏发电比例要求
今年9月,国家能源局已经公布了整县推进试点名单,全国 31 个省市自治区共报送试点县676个,全部列为整县屋顶分布式光伏开发试点。
分布式光伏发电的推进无疑将带来巨大的市场,这包括已有建筑的存量市场,以及新建建筑的增量市场。
按照此前兴业证券的测算,我国600亿平米的已有建筑,在考虑了可安装比例后,装机总潜力超过1500GW,市场规模超过7.5万亿元。
同时,参考2020年住建部公布的新建房屋38亿平米面积,新增装机量可达20GW,每年的市场增量超过1000亿元。
存量超万亿,年增千亿,这显然是一个巨大的市场规模,不过这种数据似乎过于乐观和长远,毕竟2020年在高增长的趋势下我国新增光伏装机总量才为48GW。
而且,这也不能完全代表BIPV的市场规模,因为在当前,分布式光伏仍然以BAPV为主,不少企业虽然都已布局,但大多数BIPV项目仍处在小规模示范阶段。
▍企业加紧布局,但规模化之路刚刚起步
今年2月,在中国光伏行业协会主办的“光伏行业2020年发展回顾与2021年形势展望研讨会”上,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教授级高工何涛透露,我国2020年BIPV装机容量达到了709MW。
2020年,我国分布式光伏的总装机量为15.52GW(=15520MW),这意味着目前BIPV的装机量占比不到1%。
何涛也表示,BIPV仍然是光伏行业新兴领域,目前仍处于大规模发展前的启动阶段。
事实上,由于BIPV需要光伏器件和建筑本身一同设计建造,同时建筑物本身有自身的安全性、居住性要求,对建筑材料有着严格的标准制定,整体建造难度要高于安装式的BAPV。
而目前BIPV的标准并不完善,因为中国光伏行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BIPV标准工作组在去年10月才刚刚成立。
事实上,这也是目前只有少数布局BIPV的企业有推出产品和交付项目的原因,而且主要是光伏龙头和建筑企业合作。
隆基算是在BIPV有重点布局和实质进展的企业之一。去年7月,隆基正式发布了旗下首款装配式 BIPV 产品——“隆顶”,今年1月首个新建厂房BIPV项目正式在无锡交付。
但即使像隆基这种光伏巨头,由于其没有建筑资质,项目的实施也需要和建筑企业合作。
今年3月,隆基斥资16亿元入股了建筑装饰企业森特股份,成为其第二大股东。后者专注研发、生产、销售绿色环保、节能新型建材并提供相关工程设计、生产、安装和售后等一体化服务,主要承接金属围护系统工程(屋面系统、墙面系统)和声屏障系统工程。
这其实在资本市场引起了不小的骚动,森特股份在过去7个月的时间里股价翻了5倍,已经成为了名副其实的“BIPV概念股”。
同样,在BIPV有动作的天合光能也在积极与建筑企业合作。在今年6月,天合光能推出了原装BIPV系统方案——天合蓝天·天能瓦。随后在10月份,在天合光能举办的天能瓦战略发布暨招商会上,其与多维联合集团签订了合作协议,联手深度布局建筑光伏一体化产业。
多维集团是定位为“设计研发、产品营销、工程管理”于一体的建筑集成服务商,业务主要包括绿色建筑钢结构系统与建筑金属围护系统。
在BIPV领域布局的还有同时拥有光伏和建筑施工业务的企业,包括英利集团、方大集团、正泰电器、瑞和股份等。
其中,英利集团作为老牌的光伏企业,在BIPV领域其实布局更早,目前已经完成了数个项目,今年10月,其子公司嘉盛光电还中标了雄安新区的BIPV项目。
同样,拥有建筑幕墙业务和光伏发电业务的方大集团,也在今年10月和江西省万安县人民政府签署了《万安-方大光伏建筑一体化(BIPV)和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合作框架协议》,而万安县正是9月份公布的整县推进屋顶分布式光伏试点地区之一。
除此之外,也有不少建筑工程企业和光伏企业拿到了BIPV项目,包括东南网架、精工钢构、江河集团、拓日新能、东方日升等,他们的项目大概率也是和相关合作方一起开展。
不过,目前除了布局较早的几家龙头之外,大多数企业还没有实现项目的真正交付,多数是处于项目开发的前期阶段。
显然,在行业标准不完善,产品不成熟的情况下,即使面对广阔的市场,企业也格外谨慎;同时可以看到,即使是仍处在发展早期的BIPV市场,行业巨头还是更容易依靠资源和技术优势更快更早布局,新企业和小企业都难以进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