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清洁能源对环境生态有益,但相比火力发电等传统的发电方式,用风能、光伏等新能源发电的方式具备更大的不确定性。
例如季节性差异、地理环境等非人力可控的因素,都会对清洁能源发电量以及发电时间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
因此,在新能源备受重视的同时,储能市场也展现出了不容小觑的发展潜力,一众行业龙头陆续参与进来。

华为挺进万亿新战场
10月18日,华为公司拿下了位于沙特红海新城的一个储能项目。据媒体报道,该项目的规模达到1300MW/h,是目前为止全球最大的储能项目。
华为公司在今年3月份发布的智能组串式储能解决方案将首次得到大规模商用。
受此利好消息影响概念股持续上涨,当山东电建被证实参与此次项目后,中国电建更是迎来涨停。
在相关消息传开后,华为又一次刷新了业内外对这家中国科技公司的认知。
众所周知,在大多数消费者的印象中,华为一直在与智能手机、芯片以及通信挂钩。
但事实上,基于在通信以及半导体领域的技术储备,华为早在2013年便进入了光伏产业,旗下光伏逆变器的出货量更曾在2020年拿下全球第一。
在过去几年间,华为还拿下了美的、联合光伏、黄河上下游水电等大型光伏发电项目。
在了解到华为过去几年间在光伏领域的行动后,如今扩展到临近的储能市场,其实也就不那么令人意外了。
科技龙头蓄谋已久
那么,身为非专业的科技公司,凭什么能够拿下全球顶级储能项目呢?在笔者看来,这一方面要归功于华为公司的影响力,另一方面则要归功于华为解决方案的实用性。
华为进入储能行业,与进入光伏领域时一样,也采用了差异化的打法。

2013年前后,国内逆变器市场竞争异常激烈,华为虽然财大气粗,但毕竟不是专业的,所以竞争优势不算大,旗下产品销量也不及预期。
所以华为立即改变了方向,绕开了竞争激烈的主流市场,开始研发组串式逆变器,在后期成功登顶世界第一。
再看储能行业,产业链很长,前后端都有不少巨头“坐镇”,因而手握“组串式”技术优势的华为最终选择了储能行业的细分配套设备领域。
相比传统的储能方案,华为提出的方案可以最大限度地使用不同寿命的电池组,尽可能延缓了电池衰减的时间,延长了储能电站的寿命。
正因如此,沙特公司ACWA Power才会选择华为。需要注意的是,华为公司进入储能产业显然不是单纯受到了大项目的诱惑,而是另有打算。

任正非布局储能背后的野心
不得不承认,华为入局的时间把握得恰到好处。早些年间国家对储能行业一直没有提供政策指导意见,在缺乏变现模式的情况下,过早进入储能领域的企业都没什么收获,反而浪费了精力。
而近几年国家发布相关指导意见,碳中和、碳达峰的概念提出后,储能行业才开始爆发式增长。
今年7月份,国内有关单位再一次出台新《意见》,根据《意见》内容可知,在2025年新型储能装机规模要达到3000万千瓦以上,这无疑给储能行业又添了一把火。
受此影响,储能电池以及储能逆变器等市场需求激增,而华为则可以利用这次机会,将在光伏逆变器上的优势进行转嫁,把储能逆变器发展为该公司新能源赛道上的第二张王牌。

另外,基于在逆变器行业的经验和技术积累,华为还有可能在不久的将来打入储能系统集成领域。
所谓储能系统集成,指的是将储能组件子系统组合成一个整体,从而释放系统潜能。这个系统涉及到了电化学、电子电力、IT以及电网调度等多个技术领域。
对于华为这样的科技公司而言,在这方面有天然优势,不得不说,任正非指定光伏的这步棋果然是高瞻远瞩。
一方面可以享受时代红利,另一方面也可以作为冲破海外封锁的动力引擎。
在未来,华为公司将数字化、智能化技术融合进储能领域所释放出来的潜力,我们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