储能到底是什么
为什么最近突然火了?
储能,顾名思义就是把多余的能量暂时储存起来,等到需要的时候再释放出来,本文主要特指电力储能,因为过去的主流发电主体是火电厂,随着环境污染的加剧,全球都在竞相“去碳化”,因此前段时间流行的限电限产,本质上限的是煤炭,一边限煤炭,另一边又在扶持清洁能源(比如风能、太阳能,水力发电)作为发电的主体,清洁能源具有可再生性,缺点很明显——具有不稳定性、间歇性的问题,需要“看老天的脸色”,因此提高了电网在输配容量、电频波动控制等方面的要求, 需要依赖储能形成可控制、可调度的电网运营模式。
比如说,今天风比较大,发的电比较多,但又用不完,那就用储能设备储存起来,假如明天没风,那就用今天储存起来的电释放出来用。
峰谷价差套利是储能产业最广泛和最重要的商业模式,进一步拉大尖峰电价,无疑是对储能产业发展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多家巨头强势布局
近年来,储能产业需求不断扩大,特斯拉、宁德时代、华为等多家行业巨头争相布局。
近日,2021全球数字能源峰会在迪拜召开。会上,华为数字能源技术有限公司与山东电力建设第三工程有限公司成功签约沙特红海新城储能项目,双方将携手助力沙特打造全球清洁能源和绿色经济中心。该项目储能规模达1300MWh,是迄今为止全球规模最大的储能项目,也是全球最大的离网储能项目。
另据媒体报道,特斯拉2019年正式推出名为Meagapack的电池储能产品,每个Megapack一次可以存储高达3MWh的能量,并且可以将足够多的Megapack串联在一起,创建一个容量超过1GWh的储能系统。特斯拉CEO埃隆·马斯克曾在财报电话会议上透露,“我们在固定储能方面有很大的需求没有满足。我相信Megapack到2022年年底基本售罄。”
CNESA统计数据显示,2020年,我国新增投运的电化学储能项目中,装机规模排名前十位的企业分别是宁德时代、力神、海基新能源、亿纬动力、上海电气、国轩新能源、南都电源、赣锋电池、比亚迪、中航锂电和国轩高科。
政策利好频出
关注优质标的的投资机会
近期“新能源+储能”利好政策频出,根据国家发展改革委和国家能源局出台的《关于加快推动新型储能发展的指导意见》,到2025年,实现新型储能从商业化初期向规模化发展转变,同时装机规模要达到3000万千瓦(30GW)以上。
国家能源局在《抽水蓄能中长期发展规划(2021-2035年)》提出,到2025年,抽水蓄能投产总规模较“十三五”翻一番,达到6200万千瓦以上;到2030年,抽水蓄能投产总规模较“十四五”再翻一番,达到1.2亿千瓦左右。
东吴证券认为,政策红利密集释放有助于挖掘行业潜力,储能行业发展有望迈上新台阶。储能是构建新能源系统的重要基础和关键技术,随着未来能源信息化的持续推进,围绕能源行业的投资机会将更加凸显,建议持续关注储能产业链、能源信息化等赛道优质标的的投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