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双碳”目标的新能源主力军,风电正迎来历史性发展机遇。最新数据显示,2020年,我国风电新增并网装机容量高达7167万千瓦,创造历史最高纪录。“十四五”开局之年,我国风电新增并网装机在前8月达1463万千瓦,同比增加459万千瓦。业内预计,今年全年风电并网装机容量有望突破4000~5000万千瓦。
景气需求下,风机大型化趋势明显,行业格局有望重塑。以风电、光伏等为主的新能源占比不断提升,新型电力系统核心特征愈发凸显。
风机大型化成趋势
风机大型化带来产品升级换代,持续推动风电度电成本下降,成为目前风能企业布局的主要趋势。
在刚刚结束的“2021北京国际风能大会暨展览会”(以下简称“2021风能展”)上,包括远景能源、明阳智能、中国海装、、、三一重能、、、、联合动力、哈电风能、华锐风电等12家整机商发布了新型号风电机组。
梳理发现,此次整机商新推出的绝大部分风电机组均在4.0MW及以上。单机规模方面,金风科技、明阳智能、电气风电、运达风电、东方风电和中国海装分别推出了10MW以上的风电机组,其中,中国海装发布16兆瓦半直驱海上风机,再次刷新海上风机单机容量;叶轮直径方面,包括金风科技、远景能源、明阳智能、电气风电、运达风电、东方风电、中国海装的叶轮直径超过200米,中国海装推出的H256-16MW叶轮直径高达256米,成为此次展会中发布的最大规模风电机组。
来自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风能专业委员会的数据显示,2019~2020年,国内陆上3.0MW及以上机组新增和累计、国内海上5.0MW及以上机组新增和累计,明阳智能连续两年排名第一。在风电机组容量大型化趋势之下,明阳智能深耕的半直驱技术,由于具备体积小重量轻、发电效率高等优势,成为当下炙手可热的技术路线。
10月19日,明阳智能发布全球最大自主研发的漂浮式机组——MySE11-16MW系列机型,同时发布全球单机容量最大陆上机组——MySE7.X兆瓦风电机组。据悉,MySE7.X机组满发一天可供约646个家庭,约2500口人用电1个月。以200MW北方风场为例,与市场主流机型4.0MW相比,机位数量可减少21个,静态投资成本降低34%,度电成本降低24%。
景气需求下,风机大型化趋势有望重塑行业格局。当前,三北和西南地区大型风电项目以 4-5MW 机组为主,根据风机企业的技术储备,升级至 6-7MW 机型的可见度较高,商业化、规模化应用可期。“下一阶段,陆上风机单机容量最大可达到10兆瓦,叶轮直径将达200米,轮毂高度达200米。”明阳智能总工程师贺小兵预测。
参与新型电力系统构建
新型电力系统核心特征是以风电、光伏等为主的新能源占据主导地位。伴随我国“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提出,新能源在一次能源消费中的比重不断增加,呈现“风光领跑、多源协调”态势。
新型电力系统究竟“新”在哪里?对此,中国三峡新能源(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党委委员、副总经理刘姿表示,新型电力系统首先新在电源有新的构成结构。新型电力系统下原来以煤电为主导装机,将改变成风光多元协同的电源格局。第二是负荷应该有新的特性,原来负荷可能更多的是刚性消费型的负荷,未来将向柔性消费和生产兼具进行转变。第三是电网成为一种新的形态。原来的电网更多的是单向的逐级供电模式,而新型电力系统下,应是一种交直流混连的大电网,微电网以及局部直流电网和具有可调节负荷能源互联的转变。
此外,在北京能源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党委常委、副总经理王永亮看来,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具备五个特点,即更安全、更可靠、更绿色,更协同、更友好。
王永亮认为,未来新型电力系统中,风电必然会面对跟煤电形成竞争,风电是接近零碳的能源,从碳排放角度来说肯定是有优势的。然而,风电具有随机性,从稳定性上看差一些,且风电占地更多,不像煤电只需一个厂址。以风电光伏为代表的新能源,目前看好坏参半。好的时候容易极“左”,不好的时候又容易极“右”。“风电未必一定要追求平价好。风电的出路在于参与市场的交易,尽快从摇篮中走向大海。”王永亮坦言。
资本介入引导资源配置
伴随我国风电规模的快速增长,政府补贴已无法支撑全行业发展,更广泛的资金资本介入变得十分必要。
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风能专业委员会秘书长、北京鉴衡认证中心主任秦海岩表示,风电的定位已经从补充能源向主力能源转变,面对平价和长远的发展,唯一的办法要靠行业自己的努力,不断的技术进步、追求创新。
“资金是风电行业的一个重要环节,我国的风电融资还存在很多现实困境。未来,风电开发要多元化,社区风电、微小项目的开发,会更加重视项目的质量。这就需要金融机构更加深入产业,与行业内的角色更密切地配合。”秦海岩说。
中信建投证券结构化融资总监方春晖介绍,从传统的资本市场融资角度来看,主要包括股权和债权两大类手段,对于像风电行业,包括大类的可再生能源的行业,IPO是很常见的一个股权融资的渠道。银行贷款可能是另外一个非常熟悉的渠道,同时还有融资租赁等方式。
北京绿交所副总经理龚俊松认为,碳金融作为绿色金融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除产品方面的创新之外,更重要的是提供了一种环境价值变现的渠道,与金融资源相结合,能够更好的来引导风电行业资源配置。
“不管是碳金融也好或者是碳市场也好,应该是给风电产业提供一种环境价值,附加环境价值变现的渠道或者新的一种机制。补贴是没有了,接下来可能更多的是通过一种市场化的途径来实现环境价值的变现。”龚俊松说。
如何衡量投资标的,创新金融产品未来的发展方向在哪里?对此,安永华明会计师事务所高级经理朱莹分析,风电行业一年整体发电的效益可以作为指标设定的方向,如果说是一个综合的发电集团,可持续发展绩效指标的选取范围也可以更加宽泛一些,比如像可再生能源的占比、实际发电的电量,甚至是后续产生的CCER之类减排的成果,都可以作为一些创新金融产品未来的发展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