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注意到,通威股份2020年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36.08亿元,2021年前三季度业绩已超2020年全年水平,并创下同期业绩新高纪录。
高纯晶硅业务产销量同比提升
对于2021年前三季度的业务情况,通威股份曾在业绩预增公告中介绍,公司积极应对市场变化,各业务板块有效经营,总体实现盈利大幅增长。其中,高纯晶硅业务受益于下游需求的增长,产品供不应求,市场价格同比大幅提升,公司产能持续满负荷运行,产销量同比提升,盈利能力同比增强。
分析人士对于通威股份前三季度实现的经营成绩持积极态度。泓达光伏创始人刘继茂向记者分析表示:“通威股份前三季度业绩大幅增长,主要是硅料价格上涨带来的(从年初8万元/吨上涨到20万元/吨以上)。而下游蓬勃的需求、叠加利好政策、紧张的上游产能都是硅料价格上涨的主要原因。”
北京特亿阳光新能源总裁祁海珅认为,通威股份的前三季度业绩表现在光伏行业十几年的发展历程中,再次证明了“拥硅者为王”的时代又出现了,他告诉记者:“预计今年四季度到明年一整年,光伏硅料供应偏紧的格局还会继续存在。”
资料显示,作为“农业+光伏新能源”双龙头企业,通威股份在光伏方面已形成8万吨高纯晶硅产能、35GW太阳能电池产能,成本、质量、效率世界领先。2020年,公司高纯晶硅产量全球第一,同时,其太阳能电池出货量自2017年以来已连续4年全球第一。伴随硅料价格上涨等因素,2021年以来,光伏新能源业务为通威股份的业绩提升作出了积极贡献。
值得一提的是,在产能持续扩张和硅料供应偏紧的预期之下,公司业绩有望持续受益。根据产能规划及相关项目进度,2021年底,通威股份的高纯晶硅产能预计将达到18万吨,2022年底将达33万吨。
西南证券表示,硅料供需紧平衡状况将持续至明年下半年,通威股份新产能先于同业投放,将充分享受硅料的高价红利,预计2022年公司硅料盈利能力依然良好。
碳中和目标带动光伏产业发展
从行业来看,在国家大力推进实现“双碳”目标的背景下,光伏新能源被认为迎来了良好发展时机。
10月24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关于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引发了市场广泛关注,其中,我国风电、光伏产业成为《意见》中的焦点内容,分析人士表示,相关产业的未来发展空间巨大。
据中国光伏行业协会预测,未来5年光伏新增装机规模将保持年均15-20%的复合增长,预计2021年全球新增光伏装机容量150GW-170GW,2025年有望达到270GW-330GW。
浙商证券认为,“碳中和”成全球共识,光伏有望成为碳中和主力。全球超120多个国家宣布碳中和目标。而在过去10年,光伏度电成本从2010年2.47元/度下降至2020年0.37元/度,光伏“平价时代”临近。光伏装机需求未来十年迎来十倍增长,拥有巨大的市场空间。
从国内来看,伴随着近期各地的“能耗双控”工作进展和部分地区拉闸限电的消息传出,以光伏等为代表的新能源发展需求也被认为进一步得到了凸显。
祁海珅认为,部分地区出现的“限电”情况对光伏电站装机来说将有很大的促进作用,有望加速“十四五”提出的构建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的建设步伐,带动光伏组件、逆变器等产品的出货,对于上市公司的四季度业绩提升也会有促进作用。
“但我们也要清醒的看到,限电会造成包括硅料在内的各种材料的阶段性涨价,这对于光伏电站装机的投资回报率形成制约。基于此,大型光伏电站的集采招标价格应该不会出现大幅涨价的现象,而小分布式零散销售市场的光伏产品价格可能会浮动比较大些。这种现象的发生也推动了业内的优胜劣汰,大型光伏上市公司的出货量不降还增,光伏产业的集中度也正在向头部企业倾斜。”祁海珅补充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