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在争夺万亿储能市场?

发布日期:2021-10-22  来源:电池联盟

核心提示:谁在争夺万亿储能市场?
近日,2021全球数字能源峰会上,华为数字能源技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华为数字能源”)签约沙特红海新城储能项目。该项目储能规模达1300MWh,是迄今为止全球规模最大的储能项目,也是全球最大的离网储能项目。
 
华为进军储能
 
华为数字能源成立于2021年6月7日,法定代表人为胡厚崑,注册资本30亿,由华为技术有限公司全资持股。据介绍,该公司具有10年以上储能系统研发及超过8GWh储能系统应用的经验积累,致力于将数字信息技术与光伏、储能技术进行跨界融合。
 
据了解,沙特红海新城储能项目将采用华为智能组串式储能解决方案,这也将是华为智能组串式储能系统首次超大规模商用。
 
资料显示,针对储能全产业链中的漏洞和弊病,华为提出了“智能组串式储能解决方案”,通过一包一优化、一簇一管理的策略,最大化储能充放电量;通过四重安全检测,减少火灾风险90%以上;通过模块化设计,使能分期补电,支持初始配置降低30%;让储能系统的寿命更长久,最终提升了储能系统在整个生命周期的投资收益,降低LCOS20%以上。
 
今年6月2日,林洋能源发布公告称,公司与华为数字能源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双方约定,在林洋能源全资子公司林洋新能源的新能源发电配套储能项目中采用华为智能组串式储能技术平台。此外,双方将合作研发创新的大规模锂离子储能相关产品和系统解决方案,共同打造基于磷酸铁锂储能专用电池的储能系统解决方案。
 
1.3万亿市场空间
 
储能,是指通过介质或设备把能量存储起来,在需要时再释放的过程。按照能量储存方式,储能可分为物理储能、化学储能、电磁储能三类,其中物理储能主要包括抽水蓄能、压缩空气储能、飞轮储能等,化学储能主要包括铅酸电池、锂离子电池、钠硫电池、液流电池等,电磁储能主要包括超级电容器储能、超导储能。
 
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抽水蓄能在全球储能的装机占比高达89.3%。其次是电化学储能,占比达9.2%。在电化学储能中又以锂离子电池为主,占比高达88.8%。
 
有机构预计,2021年中国电化学储能市场累计规模将达6614.8MW。值得注意的是,与其他几种类型的储能方式相比,电化学储能虽然具有较高的能量密度和功率密度,不受地域条件限制、成本低等优点,但是实际的生产中,会产生较大的环保问题。
 
光大证券预测,到2025年,我国储能投资市场空间将达到约0.45万亿元,2030年增长到1.3万亿元左右。国家也发布相关政策对该领域进行扶持:
 
今年7月,国家发改委、国家能源局联合发布《关于加快推动新型储能发展的指导意见》提出:到2025年,实现锂离子电池等新型储能从商业化初期向规模化发展转变,装机规模达3000万千瓦以上;到2030年,实现新型储能全面市场化发展,新型储能成为能源领域碳达峰、碳中和的关键支撑之一。
 
巨大的市场空间,让宁德时代、亿纬锂能、国轩高科等电池企业加大了对储能的投资。
 
龙头企业的储能布局
 
今年3月11日,宁德时代与国家电力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在北京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并与国家电投智慧能源公司签署了落地协议;3月17日,由国网综合能源服务集团和宁德时代合资3000万元成立的储能企业——新疆国网时代储能发展有限公司获得核准,主营储能项目的投资、建设、运营;8月31日,晶科能源与宁德时代正式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在储能业务、整县推进光储综合解决方案等多领域达成全方位战略合作意向。
 
宁德时代不仅与国内的科士达、易事特、星云股份等企业成立储能合资公司,为这些企业提供磷酸铁锂电池解决方案,海外方面,2019年,美国Powin Energy公司与宁德时代签订了1.85GWh电芯供货合同,这些电芯将集成到Powin Energy的最新型号的电池储能系统Stack225中。同年,日本光伏企业Next Energy and Resources也与宁德时代达成协议,双方希望将蓄电池引入到太阳能光伏发电当中,降低相关成本。
 
亿纬锂能则早在2014年就进入储能市场,其储能业务已覆盖通讯储能、电力储能、风光储能、分布式能源系统多领域。今年6月,该公司在公告中透露,其全资子公司亿纬动力拟与林洋能源签署《合资协议》。双方出资入股成立新的合资公司,由合资公司投资不超过人民币30亿元建设年产10GWh的储能电池项目。
 
9月上旬,亿纬锂能还与美国普威能源公司签署了为期两年的协议,亿纬锂能将成为普威电池储能系统项目的电池供应商。
 
今年7月27日,国轩高科与晶科能源签署战略合作协议。根据协议,双方将共同开展“光伏+储能”系统的合作研发生产及销售,在“光伏+储能”产品研发生产、分布式光储系统开发销售、一站式综合性解决方案、光储充电设备、光储整县推进等领域,开展创新型、多维度的战略合作,共同推动“光伏+储能”的深入合作。目前双方已经在美国工业储能和日本家用储能等领域开展了初步合作,合作基础良好。
 
此外,比亚迪、阳光电源、恩捷股份、科达利等企业也在加快布局储能相关产业链。
 
可以预见,随着相关技术的提高,以及海外业务的拓展,储能产业链企业将充分受益。

 
 
[ 新闻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沪ICP备16055099号-94

风光储网 版权所有 © 2016-2018 咨询热线:021-6117 0511  邮箱:sina@heliexpo.cn 在线沟通:

本网中文域名:风光储网.本站网络实名:风光储网-最专业的风光储行业信息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