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院院士周孝信指出,“双碳”目标的提出,要求落实两个“构建”,即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构建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周孝信预计,到2030年,需要用来支持新能源发展的非抽水蓄能的储能规模将达到100GW。根据CNESA数据,截止2020年,我国新型储能的装机规模为3.28GW.100GW若是能够落地,行业想象空间巨大。
9月7日,由国家发改委、国家能源局指导,国家电网和南方电网主办的“绿色电力交易试点启动会”在北京召开,绿色电力交易试点正式开市。首批绿色电力交易在省间和省内同时展开,覆盖17个省份259家市场主体,标志着中国向由企业驱动的绿色电力市场迈出了关键的一步。
据悉,绿电交易本身形成了对于发电侧储能的一种类补贴(企业对企业,而非政府对企业)。2020年以来,针对储能项目的补贴逐步提升。我们看到现阶段,光储一体在IRR上相较于单纯光伏项目仍有一定提升空间,主要系储能单位投资较高。我们测算,在每度电0.1、0.5、1.0元补贴之下,光储一体项目IRR相
较于无补贴状态分别提升0.33、1.64、3.19个百分点。绿电由于相较于一般煤电具备0.03-0.05元/度电的溢价,因而这就形成了购买企业对出售企业的一种类补贴。
该机构认为,储能市场有望成为锂电下一重要成长级,根据各省的政策和主要企业的投资计划,预计将有利于储能市场的有序、稳步增长。受益标的有先导智能、星云股份(前瞻布局发电侧储能+分容化成设备业务放量)等。
中长期层面,碳中和已成为当前我国重要政策主线,在其推进过程中,预计将有四大确定性趋势出现:第一、能源转型仍是重中之重,新能源及储能板块迎来历史性发展机会;第二、电价市场化趋势中,机制化大概率仍不会缺席,向新能源转型的发电企业基于成本优势将长期受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