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洁能源之都”,是从水电之都升华而来。这一改变,不仅仅只是清洁能源结构的丰富,更应该是宜昌深度进军清洁能源产业链的决心和目标的体现。
清洁能源的生产、储存、运输以及应用,都可以视为清洁能源产业链的一部分。广义上来讲,新能源汽车是清洁能源应用领域最为广泛的群体,对充电桩有着巨大的需求。同时,充电桩产业的发展高度,也决定了新能源汽车的发展速度和程度。
不久前,《关于进一步提升充换电基础设施服务保障能力的实施意见(征求意见稿)》面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征求意见稿提出,加快推进居住社区充电设施建设安装。天眼查数据显示,目前我国有近13万家充电桩相关企业,集中在广东、江苏和山东三省。
当前发展充电桩产业,宜昌有三大有利因素:一是产业已经起步。特锐德,世界最大的箱式电力设备研发生产基地。目前,宜昌生产研发基地就在西陵区;二是三峡大学电气工程学科是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宜昌产学研基础省内来看不低;三是宜昌电力储备充足,足够支撑充电桩产业乃至储能行业的发展。
充电桩的研发和应用具有巨大的发展前景:从充电用电角度看,据公开的资料显示,2017年至2019年充电桩市场规模由351.5亿元增长到843.4亿元,三年增长2.4倍。产业一片蓝海,特别是中西部地区相关产业规模化布局滞后。
笔者建议,宜昌着力支持宜昌新能源汽车充电产业链发展,建立新能源充电产业工业园,依托特锐德和三峡大学,扩大智能充电桩产业规模集群和创建省级充电桩研发实验室,积极发展汽车电池产业融入汽车换电产业链,发挥龙头企业带动优势,力争发展成长为千亿产业,利用宜昌区位优势实现产品辐射中西部地区。
无独有偶,笔者还发现,新闻披露充电桩的建设和运营仍保持较高的集中度。其中国家电网建设42304个,占比61%、特锐德建设97559个,占比29%、万帮新能源建设28521个,占比8%、中国普天建设14660个,占比2%。
但同时不得不注意的是,充电桩行业有较高的行业壁垒:充电电流由10安培至100安培不等,充电电压交流从220V到380V,直流从300V到将来的1000V,对充电桩大功率充电模块性能要求和安全要求较高;电动车采用的锂离子电池对过充过放要求严格,充电装置需要配备高精度监控系统。
除了研发和生产,笔者建议宜昌应大力利用清洁能源优势,积极争取特锐德、国家电网等头部企业落子宜昌建立区域性充电桩运营总部,近期辐射“宜荆荆恩”城市群,远期辐射渝东鄂西的运营总部。同时积极争取头部企业和本地企业合作成立本土充电桩运营企业,进一步扩大宜昌产业能级。
衷心希望宜昌能够借力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为契机,让“水电之都”早日转化为“清洁能源之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