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信部肖亚庆:鼓励换电模式等创新发展

发布日期:2021-01-18

核心提示:近日,以新发展格局与汽车产业变革为主题的第七届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论坛(2021)在北京召开。本届百人会论坛首次采取线上方式举
日,以“新发展格局与汽车产业变革”为主题的第七届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论坛(2021)在北京召开。本届百人会论坛首次采取线上方式举办,有来自国内外政府、行业机构、研究机构及相关企业的200余位会议代表,在线上与大家分享观点、展开交流。

16日下午,主题为“新发展格局与汽车产业变革”的高层论坛拉开帷幕,大家就在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下汽车产业的发展战略与政策深度研讨。

该论坛上,工业和信息化部部长肖亚庆发表了精彩观点,以下为演讲实录:

尊敬的万钢副主席、清泰主任,尊敬的苗圩部长、志刚部长、蒙徽部长、念修副主任,各位来宾,各位朋友,大家下午好!非常高兴参加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年度论坛,首先我代表工业和信息化部对论坛的举办表示热烈祝贺,对长期以来各位关心支持我国汽车发展的各位领导、各界朋友表示衷心感谢。

发展新能源汽车是汽车产业转型升级的主要方向,是推动绿色发展、保障能源安全的战略选择。党中央、国务院历来高度重视,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做出重要指示批示,强调要成为制造业强国,就要做汽车强国;发展新能源汽车是我国从汽车大国迈向汽车强国的必由之路。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做出加快壮大新能源汽车产业的战略部署,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做好碳达峰、碳中和的工作,大力发展新能源汽车的要求。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通过《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5)》。中央一系列的决策部署,为我们乘势而上开创汽车产业发展新局面指明了方向,提供了行动指南,我们一定要抓好贯彻落实。

当今世界,制造业竞争日趋激烈,要抢抓机遇,大力发展新能源汽车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实现弯道超车。过去一年,我们经受住新冠肺炎疫情冲击,推动汽车产业逆势而上,在规模和质量上都交出了亮丽的答卷,全年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同比大幅度增长。基于全新纯电驱动平台设计的车型成为主流,中国品牌在中高端市场站稳了脚跟,占比超过了50%,部分企业产品实现了批量外销。这些成绩的取得都十分不易,是多年来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中央领导同志关心支持,全行业矢志创新、辛勤耕耘的成果,为今后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展望未来,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但是机遇和挑战都有新的发展变化。刚才万钢副主席和各位领导都做了详细阐述,我非常赞同。对我们来讲,如何优化产业布局,如何更好的保持供应链畅通,成为全行业必须回答的关键问题,我们应抓住机遇,迎接挑战,克服困难。这也是未来15年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能否再上新台阶的关键所在。对此我们要高度重视,努力推动解决。

作为行业主管部门,工业和信息化部将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的决策部署,充分发挥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部际联席会议机制作用,与相关部门一道,以新发展理念为引领,加强统筹,综合施策,加快推进新能源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以技术强、产业强、设施强引领全球汽车产业电动化进程,重点做好五方面工作。

一是实施强链补链行动。围绕补短板、锻长板,编制行动方案,从供需两端发力,贯通技术攻关、平台支撑、示范应用三个环节,优化使用环境,推动品牌向上,全面提升产业链竞争力。

二是加快核心技术攻关。围绕降低成本、提高安全及全气候适用等问题,发挥动力电池、智能网联汽车等制造业创新中心作用,支持开展技术攻关,加快车用芯片、操作系统等研发和产业应用。

三是加大推广应用力度。推动提升公共领域车辆电动化水平,开展新一轮新能源汽车下乡活动,不断提升用户体验,加快充换电基础设施建设,提升互联互通水平,鼓励换电模式等创新发展。

四是优化产业发展环境。围绕碳达峰、碳中和的目标要求,研究制定汽车产业实施技术路线图,深化放管服改革,有序开放代工生产,也要用好市场规则,推动提升产业集中度。同时要坚决遏制盲目投资现象,避免低效的重复建设。

五是深化高水平开放合作。全球汽车供应链已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利益攸关的格局,要加强与各国和各方的开放合作,加快标准国际化,引导企业积极参与国际竞争,形成开放性的产业发展的新格局。

各位领导,各位来宾,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正处于滚石上山、爬坡过坎的关键时期,让我们携起手来,汇集力量,推动新能源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为加快建成汽车强国、支撑制造强国建设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 新闻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沪ICP备16055099号-94

风光储网 版权所有 © 2016-2018 咨询热线:021-6117 0511  邮箱:sina@heliexpo.cn 在线沟通:

本网中文域名:风光储网.本站网络实名:风光储网-最专业的风光储行业信息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