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电桩有新突破?一个“大中台”打破行业亏损魔咒

发布日期:2020-06-17

核心提示:2019年设备平均利用率接近40%,单个充电桩年均收益超过3万,位列行业第一在大部分充电运营商利用率常年维持在7%,依靠政策补贴
  2019年设备平均利用率接近40%,单个充电桩年均收益超过3万,位列行业第一……在大部分充电运营商利用率常年维持在7%,依靠政策补贴艰难求生时,一个充电“大中台”正在帮着它的客户闷声发财。
 
“要打造充电运营商最喜爱的‘大中台’,首先从商业模式上要能帮他赚钱。”北京智充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智充”)CEO丁锐表示。
 
在2018年率先发起“城市充电合伙人计划”后,智充已经成功扶植了上百家正在盈利的充电运营商。正如其所承诺的,“让充电服务无处不在”。
 
 六年600亿投资规模,挑战单一盈利模式
 
据艾瑞咨询发布《2020年中国公共充电桩行业研究报告》预测,2020-2025年中国公共充电桩市场投资建设规模累计将超过597亿元。充电桩建设风风火火正当时。
 
六年规模增量接近600亿,充电站的收入来源却相对单一,主要来自用户支付的充电服务费用。由此可见,一个充电站能不能盈利,设备利用率至关重要。据估算,在平均服务费0.6元/度的情况下,利用率达到10.6%即可在四年内实现盈亏平衡,在此基础上利用率只要再提升1.9%就能将动态投资回报周期缩短至两年。
 
而设备利用率接近40%,就意味着即便不考虑政策补贴,仅凭单一的服务费盈利模式,一个充电站的投资回报周期也才仅有几个月而已。
 
在如此高的运营数据支持下,2019年,智充的充电运营商客户平均单桩收入超过3万元,最快的仅在四个月内就收回了全部前期投资,一个似乎不可能绕出的“运营即长期亏损”的行业莫比乌斯环被打破了。
 
特斯拉充电团队元老,搭建不一样的to B“大中台”
 
全球的车辆在不断地电动化,这意味着整个交通能源行业都需要进行以电动化为特色的转型升级。
 
但无论是类似于国网、南网或者“两桶油”的头部运营商,抑或是顺“势”而为的新兴地方运营商,他们需求一种“一站式”的解决方案,能够实现“零”门槛运营,同时又能够尽快收回投资获得回报,也就是由充电桩和SaaS云平台构成的“大中台”系统。
 
然而,市面上桩企和平台虽百花齐放,但却鲜有供应商能够做到在软硬件领域同时深耕,又能真正结合二者所长,为B端客户量身定制中台方案,在实际运营中提升设备的利用率,做到“不一样”又“最赚钱”。
 
身为特斯拉中国充电团队的元老级员工,在2015年离开特斯拉创立智充时,做不一样的toB充电“大中台”就成为了丁锐及其创始团队的奋斗目标。
 
仅对比SaaS云平台,丁锐表示,目前市场上的充电运营平台多为资产管理型平台,运营商可以在平台上看到充电桩的位置、工作状态和一些基础资产管理信息。但在智充研发的SaaS云平台上,充电运营商可以在自己的后台分析运营数据,根据数据制定分时运营方案,自主管理与运营维护用户信息,定向推送多种营销活动,多元化引流,提高收益。
 
 6个板块全覆盖,中国制造“走出去”
 
因在专注于提供解决方案的模式方面相对于其他同行具备创新优势,智充成立5年以来经历了高速发展。
 
到目前为止,智充已经针对120多款车型的充电偏好设计推出了7kW到360kW的系列交直流智能充电桩,配合SaaS云平台服务,提供了涵盖了能源、地产、停车、物流、网约车、运营商等多达6个细分板块的B端定制化解决方案,实现了各细分板块的全覆盖和头部客户的逐个突破。
 
2018年5月,智充联合国家电网、滴滴小桔、京东、百度共同发起“城市充电合伙人计划”。截至目前,智充已经扶植超过300家大中小型充电运营商,在全国30个省级行政区部署了超过35000台充电设备,单月充电量超过1.2亿度,设备平均利用率达到40%,大运营商客户的设备利用率甚至超过了60%,其B端客户的盈利能力远远超过同业。
 
好的中国制造要让更多人看到,好的充电服务要“无处不在”。在新能源领域中国创新处于全球领先的情况下,智充的软硬件研发实力和服务模式也得到了国际特别是欧洲市场的认可,是目前全球范围内为数不多涉猎V2G又自主研发了360kW液冷一体式超级充电桩的供应商,且拥有60多项软硬件产品专利及著作权。
 
去年,智充成功从全球诸多一线供应商中脱颖而出,拿下德国柏林最大公交充电项目,与Stromnetz Berlin共同为柏林公交公司(BVG)的柏林总站布署了30台智充C6系列智能直流充电桩,总功率达到3MW,运营表现优异。
 

 
 
[ 新闻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沪ICP备16055099号-94

风光储网 版权所有 © 2016-2018 咨询热线:021-6117 0511  邮箱:sina@heliexpo.cn 在线沟通:

本网中文域名:风光储网.本站网络实名:风光储网-最专业的风光储行业信息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