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基建”热潮涌动之下,低迷的电动汽车充电市场再次迎来风口。融合能源与交通两大产业,高度契合数字基建发展方向,这是一个绝不缺少想象空间的市场,关键在于如何让想象落地。
A充电网络区域规划与协调布局待优化
两大电网企业正在重新布局电动汽车充电市场。南方电网计划在未来4年通过投资和并购的方式建成充电桩38万个、大规模集中充电站150座。国家电网也在今年安排27亿元资金投入充电桩建设,新增7.8万个充电桩。
早在2009年,两大电网企业就已经开始在电动汽车充换电领域发力,不过由于早期投资成本巨大、盈利模式不成熟,充电设施行业始终处于不温不火的状态。直至2014年,国家电网公司宣布将引入社会投资参与电动汽车充换电设施建设以后,嗅觉灵敏的各路资本纷纷进入这一行业,充电设施建设骤然提速。据充电联盟统计,2015年全国公共充电桩建设、运营数量为4.9万个,到2016年就猛增至15万个。
经过两年爆发式增长后,充电市场格局逐渐稳定下来,国网、特来电、星星充电和普天能源四家运营商的市场占有率超过80%。各大运营商在初期主要采取“跑马圈地”模式建桩,虽然充电桩总量在短时间内大幅增加,但平均利用率并不高,其中公共充电桩的利用率不足15%。
充电桩分布不合理、一线城市充电成本高、新能源汽车充电需求偏低是造成充电桩平均利用率偏低的主要因素,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与自然资源保护协会在联合发布的《中国充电服务市场如何健康发展》中指出。
低利用率意味着更长的投资回报周期,使得市场投资热情逐渐退却,充电桩建设速度开始放缓,部分充电运营商也将工作重点由规模扩张转向市场运营。
今年以来,中央多次会议提及要加大新型基础设施建设的力度,这让充电基础设施建设再度升温。中国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促进联盟技术和认证部主任刘锴认为,在疫情对当下社会经济造成较大影响的背景下,南网和国网新一轮的投资稳定了行业预期、增强了行业信心、凝聚了行业共识。
“在当前商业模式尚不成熟、预期收益尚不稳定的情况下,从投资的角度来看,社会资本的投入热情已经减少,而此次电网企业的投入力度又是其他投资方所没有的,所以建桩数量的集中度又将得到进一步加强。”刘锴表示。
电网企业的大手笔投入将重塑充电市场格局,改变头部企业的市场份额排名。充电联盟的数据显示,截至今年3月,全国共有8家企业运营充电桩数量超过1万台,其中前三位分别是特来电(15.3万台)、星星充电(13万台)和国家电网(8.8万台),这三家头部企业市场份额占比达到69%。
“国网未来可能成为第一大运营商”,《电动汽车观察家》总编辑邱锴俊对记者表示,“特来电和星星充电前两年投资建了很多充电桩,如果继续大规模建设可能面临亏损风险,未来他们的侧重点将是精细化运营。”
南方电网的市场规模排名也将继续提升,截至去年12月,南方电网已经累计投资31.8亿元,自建充电桩3.16万个。
充电桩作为一项基础设施建设,保持一定的规模固然重要,但并不是行业发展的唯一考量因素。“充电桩保有量不完全等同于充电服务能力,充电服务能力至少包含充电车位专用化率、充电桩额定装机功率和充电桩保有量三方面因素。”刘锴提醒道。
南网电动相关负责人表示,充电基础设施建设应在总量约束下有序建设,高效运营。“我国当前充电桩的数量已经是加油站的十倍了,而电动汽车总量却只有燃油车的五十分之一,要改变当前用户充电难的负面认知,不能单靠提升车桩比,更应该大力推进充电网络区域合理规划与协调布局。”
B数字基建是互联互通的基础
今年4月,国家发改委在例行新闻发布会上首次明确了新型基础设施建设的范围,包括信息基础设施、融合基础设施、创新基础设施三个方面,具体涵盖5G网络建设、工业互联网、人工智能、大数据、智能交通基础设施、智慧能源基础设施等。
充电设施作为连接能源与交通两大产业的入口,拥有巨大的想象空间。
“与传统充电桩不同的是,此次新基建赋予充电桩‘新’的含义,未来的充电桩将进化成互联互通的充电网。”万帮新能源董事长邵丹薇表示,“这次的基建有非常鲜明的数字化特征,新基建的本质是数字基建,所以即便是充电的投资也将分为数据层的基础设施和物理层的基础设施。”
这也意味着只有简单充电功能的传统充电桩无法满足数字基建的需要,只有在互联互通的基础上才有可能建立更广泛的充电网络,互联互通的作用在于提高充电设施的利用效率,实现不同桩、运营商之间的信息共享和共用。
据刘锴介绍,互联互通分为三个层面:一是车桩通信协议和物理充电接口的互联互通,这已经通过2015版国家标准进行了统一;二是充电桩信息的互联互通,现在很多地图应用或者平台应用都可以比较方便地查找到充电桩,找桩已不是难事;三是支付结算的互联互通,这一步的重点在于解决运营企业之间的利益矛盾问题,目前国网、南网、特来电、星星充电等发起成立的联行科技已经开展了一系列的商业化探索。
联行科技于2018年底在河北雄安成立,旨在通过互联互通打通全国充电网。截至2019年底,联行科技互联互通平台已经接入公共充电桩39万个,约占全国总量的85%,其中22万个充电桩可正常启停、支付、结算,初步形成了电动汽车充电服务的“全国一张网”。
“联行科技将成为充电领域的‘银联’”,邵丹薇表示,“充电桩企和银行金融机构有很多相似之处,同样分为发卡行和收单行,发卡行与收单行之间通存通兑的中间计算平台则是联行,这也是电网企业入场带给行业的积极影响。”
目前头部企业占据绝对的市场份额,在建设统一平台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头部企业将越来越多地加大数据层的基础设施建设,而中小运营商则更侧重于物理层的基础设施,这二者之间会形成紧密的合作关系。”邵丹薇表示。
C充电市场商业模式仍待探索
仅仅依靠收取充电服务费的单一模式盈利困难,充电设施运营商普遍亏损,这是充电基础设施建设规模逐渐放缓的原因所在。
无论是电网企业还是充电运营商都在积极探索多元化商业模式,以摆脱充电业务持续亏损的困境。
据南方电网能源发展研究院企业管理研究所彭玮麟介绍,早期的商业模式主要围绕车和人两个主体来构建,对于车,看准的是充电过程中销售增值服务;对于人,则是利用充电时间带动用户进行消费。
“未来的商业模式可能将更多围绕电池和空间展开,电动汽车通过充放电参与电网调度、储能的工作;如果电动汽车进一步普及,搭载先进车载电脑的电动汽车作为独立工作空间,可以催生出不同的商业模式。”彭玮麟表示。
其中车网互动(V2G)是业内较为关注的领域之一。由于目前电网峰谷差逐年变大,电力系统迫切需要灵活性电源提升系统调节能力。而电动汽车可以作为一种灵活的储能单元参与电力系统调节,既可以增强电网的灵活性,车主又可以通过峰谷价差降低用电成本。
据《国家电网报》报道,今年4月,国家电网华北分部在国内首次将车网互动(V2G)充电桩资源纳入华北电力调峰辅助服务市场并正式结算,电动汽车可以通过充放电参与电网实时调控和调峰辅助服务。据测算,京津唐电网供区内约有40万辆电动汽车,若通过V2G方式实现有序车网互动,可提供180万千瓦可移动的优质调节资源。
清华大学电机系副教授胡泽春表示,V2G主要涉及车、充电桩和电网三个环节。首先需要车允许放电,但这会影响电池的寿命和质保;其次充电桩要变成充放电桩,需要相应的安全标准;最后是电网环节,V2G相当于分布式电源向电网送电,需要一些保护装置。“V2G是系统性工程,需要将各个环节打通,才能比较顺利地推广。”
“V2G本身不是一个技术难点,而是面临商业瓶颈。”深圳市车电网络有限公司总经理王京表示。
在现有市场环境下,V2G难以实现车企、用户、充电运营商和电网的多方受益。V2G会增加车企的电池成本以及充电桩的生产成本,并且低收益也会降低用户的参与意愿。
“V2G到底能从这个模式中获得多少经济价值现在还很难说,由于我国峰谷价差较小、车辆续航普遍不足等因素,目前V2G还处于示范运行阶段。但是不能因为它当前产生的直接收益不大就忽视它的成长潜力,未来的电动汽车将从生活资料转变为生产资料,利用V2X实现数以千万计的虚拟电厂与能源节点,这将是移动能源互联网得以落地的最典型场景。”邵丹薇表示。
南网电动相关人士认为,不管是“有序充电”还是车桩网互动下的V2G,都是基于充电网络的智慧能源应用,这些新技术转化为可持续商业模式的关键在于,需要相关行业管理部门推动电力市场改革,尽快出台符合车网互动发展需求的相关交易品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