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全国车桩比水平虽已由2015年的7.84:1提升至2020年1月的3.1:1,但仍低于《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发展指南(2015-2020)》规划提出的1:1指标,充电桩产业仍有很大的建设空间,而这也引来了不少高
新能源充电桩作为新基建中重要的一环,一直被市场寄予厚望。如今,全国车桩比水平虽已由2015年的7.84:1提升至2020年1月的3.1:1,但仍低于《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发展指南(2015-2020)》规划提出的1:1指标,充电桩产业仍有很大的建设空间,而这也引来了不少高科技企业公司的争相布局,其中,区块链核心技术领军者—趣链科技积极响应国家政策号召,在区块链赋能充电桩上优先布局、全面发展,持续发挥区块链技术在新基建领域的应用。
共享充电桩平台让充电桩给车充电就像给手机充电一样简单,当车主需要使用充电桩充电时,共享充电桩平台会对充电过程进行记录,并在数字身份确权后对充电费用支付结算;平台中的成员可以对充电情况进行公开透明的实时记账,从而解决多方之间可能产生的信任摩擦,形成电动汽车分时租赁运营商、产权方、充电桩运营商、电动汽车车主、供电企业等多方共同参与的共享充电联盟。最终,让充电桩利用效率得到充分舒展与释放。这就是趣链科技区块链技术在新基建充电桩领域的最新作为。
一直以来,私人充电桩共享平台建设存在两大问题:
一是平台中心化程度高,各个平台间形成了"信息孤岛"。运营商主导的中心化平台征信成本高,信用体系脆弱,无法保证充电桩主与电动车主之间点对点直接交易的信用安全。一旦中心机构受到攻击,数据可能丢失或被篡改,造成严重后果。而在充电费用支付方面,不同主体的充电桩需要不同的支付渠道,导致用户支付困难。
二是私人充电桩难以共享。由于停车位、电费以及安全问题,占充电桩整体比例近六成的私人充电桩无法形成共享经济,一方面阻碍了电动汽车行业的发展,另一方面则造成了大量的社会资源浪费。
年初,中国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促进联盟发布的《2019-2020年度中国充电基础设施发展年度报告》显示,截至2019年12月,全国充电基础设施累计数量为121.9万个,其中公共桩51.6万个、私人桩70.3万个,私人桩占比达57.6%。如果严格按照1∶1的桩车比来测算,那么从2021年到2030年,则需要新建充电桩6300多万个。
在此期间,共享私人桩将在充电桩行业不断的小心初探着盈利模式。其中,区块链技术将无处不在,化身加速器,进一步彰显自身价值:区块链技术的多中心化、难以篡改、可追溯的特性结合数字身份体系、自激励信用体系、基于区块链的车联网系统等典型基于区块链的应用场景,可构建一套行之有效的充电桩共享运营平台。
数字身份体系可将人的身份信息及车与桩的设备信息进行标准化定制,一方面可通过密码学技术在保障个人信息安全的前提下进行身份信息的共享与共用,另一方面则可通过身份体系的建设保障个人充电桩在共享过程中的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