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日,BP与滴滴联合宣布,双方将成立合资公司,在中国这一全球最大的电动汽车市场建设新能源车充电基础设施。新成立的合资公司将在全国范围内建设新能源车充电站网络。
据双方介绍,BP与滴滴的合资公司将通过建设独立、可靠、高品质的新能源车充电站,为滴滴用户及广大车主提供服务。未来双方还计划将合资公司业务拓展至忠诚度计划、便利服务以及其他车辆服务等领域。
目前,BP和滴滴的首个充电站已落地广州,配有10座60~120KW快速充电桩。合资公司计划建设和运营更多的充电网络基础设施。
“合资公司成立后,BP和滴滴将充分发挥各自线上线下的优势,配合新能源汽车在中国的发展,充分考虑当地新能源汽车车主的实际需求,迅速铺开业务。”BP高级移动出行业务中国区负责人许晓彦告诉《财经》。
滴滴出行董事长兼CEO程维表示,“双方将充分发挥各自优势,共同完善充电网络建设,推动中国新能源汽车普及和发展,为车主提供更好的用车服务。”
两个传统业务板块相去甚远的企业,因为充电桩走到了一起。但国内充电桩市场早已不是祥和蓝海,在“国家队”和龙头玩家的夹缝中,留给这些新势力空间还有多少?
BP滴滴位于广州的首个充电站。图片来源:BP官网BP:布局新能源
滴滴和BP都在开拓各自传统业务板块之外的新领域:BP瞄向新能源行业,滴滴瞄向汽车后市场,充电桩恰好处在这两大领域的交叉点。
“石油企业布局新能源市场,并不是个新鲜事。”国网能源研究院电网发展综合研究所智能电网研究室主任代贤忠告诉《财经》,早在本世纪初,包括BP在内的各大跨国石油公司都有布局新能源的动作,到2008年经济危机后暂时退出。最近两三年,随着新能源产业商机逐渐成熟,油企们又重回该领域。
BP已经拉开进军中国新能源市场的序幕。2018年7月,BP宣布对蔚来资本的美元基金投资1000万美元,以支持中国的新能源汽车生态系统;今年1月,BP又宣布投资电享科技,为电动汽车司机、充电站及能源供应商提供在线集成服务平台。而此次与滴滴的合作,借力网约车平台,更加显示出BP布局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的决心。
“中国在商业模式的创新与规模化应用方面,具有巨大机遇。”许晓彦表示,中国的电动汽车保有量约为全球的50%,是世界最大、发展最为迅速的新能源汽车市场。预计到2030年,中国80%的新能源汽车充电将在最终目的地、停车场和充电站完成。
近些年BP在充电桩领域表现活跃,与其国内的政策环境紧密相关。2018年7月,英国议会两院通过《自动化与电动汽车法案》(Automated and Electric Vehicles Bill),要求境内加油站安装电动汽车充电桩。英国政府也于当月发布新的电动汽车战略《零排放之路》(The Road to Zero),计划启动4亿英镑充电基础设施投资,为生产和安装充电桩的公司提供资金。
政策和法案迅速带热英国的充电桩行业。英国充电平台Zap-Map发布数据显示,过去一年内英国充电站数量增长幅度达57%,截至5月底,充电站数量达到8471座,充电桩数量达到13613个,其中公共充电桩占大多数。“英国境内电动车充电站总数已经超越加油站的数量。”Zap-Map联合创始人兼首席技术官BenLane在接受媒体采访时称,这可以说是一个里程碑——传统能源汽车正让位于电动汽车,相信这一变化速度将会持续加快。
“为迎接电动化以及出行方式变革的大趋势,BP专门成立了高级移动出行部门来负责相关的工作。该部门自成立以来,已经在国内外进行了多项新能源领域的投资。”许晓彦介绍,发展充电业务是BP的重点战略规划之一,BP在2018年收购英国领先的电动汽车充电公司并成立BP Chargemaster,超快速充电业务正在英国铺开。此外,BP还投资了超快速充电电池公司StoreDot。
同样,收购汽车充电站运营商、在旗下加油站推出电动车充电服务,作出类似布局的石油企业还有壳牌公司(Shell)和道达尔石油公司(Total)。代贤忠认为,尽管新能源需求的增长会挤压成品油的需求,对油企的传统业务构成冲击,“但从长远来看,如果油企不主动布局新能源领域,就会丢掉未来。”
滴滴:拓展汽车后市场
滴滴也在探索一个全新的未来市场。随着网约车市场日渐成熟,滴滴将新增长点瞄向汽车后市场。
这是一个万亿规模的市场空间。根据Analysys易观分析预测,2017年汽车后市场规模将达到10600亿元(不包含汽车金融),同比增长约21.4%,预计到2019年将突破1.2万亿元。根据罗兰贝格管理咨询发布《中国汽车后市场供应链白皮书》,预计2022年中国汽车后市场整体规模将超过10000亿元。
但是,汽车后市场十分依赖线下实体门店和基础设施场地,4S店及汽服连锁渠道仍占据85%的市场份额。滴滴想要从线上走向线下,充电桩业务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切入口。
“基础设施涉及到到土地审批和运维服务,平台方需要与线下经营经验丰富的运营服务商合作,这样前后端相连,能够加速盈利的转化时间。”中国城市公共交通协会网约车分会秘书长殷浩告诉《财经》。BP正好拥有“在全球的零售经验、新能源车充电技术及运营能力”
对滴滴这类平台方而言,吸引合作方的最大王牌,莫过于其平台上庞大的网约车流量。
目前滴滴平台上有60万辆电动车,将近全国电动车30%保有量。滴滴告诉《财经》,粗略计算,一辆全职跑网约车的电动车,每天充电频率为1-2次,而家用车辆充电频率通常为一周一次,相当于网约车的充电量是家用车辆的10倍左右。
“可以说,小桔充电掌握了公共充电市场的核心流量。”滴滴向《财经》表示,通过与运营商合作,开电动车的网约车司机可以在小桔充电的平台内降低充电成本。而更多司机前来充电的规模效应,也反过来增加了入网充电桩的利润。
基于平台优势,自2018年1月以来,滴滴已与上百家运营商建立合作关系。今年,滴滴分别与南网电动、BP成立了合资公司,共同建设开发和运营新能源车充电桩站。BP集团下游业务首席执行官凃帆说:“滴滴在推进中国的新能源车发展方面发挥着关键作用,且用户基础庞大,我们预期双方合作建设的充电站一旦投用,将大受欢迎。”
2018年8月6日,经过三年布局和四个月试运营后,滴滴宣布将旗下的汽车服务品牌小桔车服独立出来,并注资10亿美元,几乎让小桔车服成为车后领域的独角兽。12月,滴滴公布架构调整,小桔车服公司与汽车资产管理中心合并,成立车主服务公司。
然而,随着国资背景的“重量级玩家”进入网约车和车后领域,滴滴感受到前所未有的挑战。今年3月,中国一汽、东风汽车、长安汽车三家汽车央企联合互联网科技资本,宣布了一项总投资超过百亿的T3出行项目,同时布局前端和后端,打造一整套立体化运营模式。
7月8日,滴滴再度调整组织架构,将小桔租车升级为小桔租车平台,成立车企业务部和小桔能源业务板块,并升级小桔养车业务板块。小桔充电被纳入能源业务板块之中。滴滴希望打造一整套汽车后市场生态链,将汽车后市场和网约车业务打包在一起形成出行商业闭环。
充电桩盈利难题
尽管在基本面上,国内充电桩领域的前景向好。但这片昔日的“蓝海”早已泛出殷红色,留给BP、滴滴这些“新玩家”的营收空间还有多少?
国家能源局“中国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促进联盟”最新数据显示,截至今年6月,国内充电桩的保有量超过100万台,其中公共充电桩保有量超过了41万台,私人充电桩保有量超过59万台。而国内新能源汽车保有量2018年底就已达到261万辆,总车桩比仅1:3.2,这与发改委《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发展指南(2015~2020年)》到2020年实现“一车一桩”的目标差距甚大。
早年,风口期的充电桩行业吸引大量资本和企业涌入。随着连年亏损成为常态、资本薄弱的玩家退出,充电桩行业从“野蛮”生长期过渡到洗牌期,形成特来电、国家电网、星星充电、普天新能源的“四巨头”格局,占据着公共充电设施86%的份额。即便在充电桩创业最活跃的北京,2万个公共充电桩的四五十家企业里,“四巨头”依旧瓜分了七成以上的市场。
今年3月26日,财政部、工信部、科技部、发改委联合发布《关于进一步完善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财政补贴政策的通知》。补贴新政的意图很明确:将新能源车购置补贴(新能源公交车和燃料电池汽车除外)转为充电基础设施建设和配套运营服务补贴。在利好政策刺激下,新一轮增长高峰又在充电桩行业中酝酿。
但就目前而言,即使是以35.7%市场占有率稳坐充电桩行业头把交椅的特来电,也才刚刚结束连续多年的亏损局面。其母公司青岛特锐得电气股份有限公司财报显示,经过连续每年亏损2~3亿,其充电业务终于在2018年迎来盈亏平衡点。而数以千计的中小型“玩家”就没那么幸运。
“利润低、回报周期长、使用效率低。”殷浩表示,目前没有一家充电桩企业单纯依靠充电业务来挣钱,大都是靠企业其他业务板块的利润来支撑充电业务,盈利模式单一。
而网约车等新势力的加入,将为充电桩行业带来一股新空气。
“尽管总体上来看,整个充电桩行业还在亏损,但有一些小型运营商,如果投放的充电桩位置很精准,或者有明确的合作对象或者服务领域,完全可以实现盈利”。代贤忠认为,网约车平台聚集了大量电动汽车车主流量,通过平台的聚合效益,可以统一获得这些车辆的信息,引导他们优先选择自家的充电桩充电,从而保证一部分收益。
例如,深圳的专职网约车司机大多为外地人,集中租住在城市的一些区域。当网约车平台获得这样的数据后,就会在这些司机的生活半径内投放充电桩,供他们晚上充电使用,既方便用户,又保障了充电桩的使用效率。
滴滴向记者介绍,小桔充电已经具备这样的功能,可以通过统一线上入口帮助车主快速找到桩站,提高用户粘性和充电桩站的利用率。还可以通过海量电动车行驶数据和车主数据精准把握充电供需热点,指导运营商选址建站,保障充电桩的使用率,降低桩站投资建设风险。
此外,相较于传统运营商单纯经营充电业务,殷浩发现,网约车和运营合作方已经开始尝试“后服综合体”商业模型,将汽车充电、加油、洗车、维修保养等汽车后市场业务,连同司机休息、食宿、零售等司机生态,整合在一个小型区域内,并依托线上平台的大数据优势精准投放。“这样一来,利润的来源就会变得更加多元。”
殷浩进一步指出,目前充电桩行业中的国家队占据大面积份额,可能会形成市场壁垒,垄断充电价格,网约车、油企等新势力的加入有望缓解这一局面。“充电定价应该面向市场开放,不能单纯由国家队或某一个强势的平台方来定价;充电桩的充电服务也应该市场化运作,通过打造良好的充电服务体验来吸引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