场景实验室创始人吴声带来题为“造车新势力的场景逻辑”的演讲。内容实录如下:
今天我向大家做的报告并不是关于电动汽车、网约车、充电桩、自动驾驶的专业知识。我常常在思考为什么出现“以用户为中心”的变化,而这已成为行业深入人心的问题。
前不久,一次关于5G主题沙龙里我们提到,如果说5G最关键性指标是用户体验速率的话,那今天我们去理解新能源汽车、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它的关键性指标是什么?毫无疑问,我们在谈论自动驾驶为什么能够成为这个时代的收割者,成为智能场景应用红利的获益者。
刚才包括董扬会长在内的各位专家和嘉宾都反复提到应用场景的重要性,但是为什么我们还要把这样一个应用场景做更加具体、真实、独特的细分呢?因为只有真实的场景颗粒度,它能够定义什么是应用的无缝连接,什么是数字化所形成的一种智慧。
因此今天我们讨论充电桩作为一种基础设施,是放眼未来所形成的能源网络与车联网络中,其所扮演的角色;毫无疑问,首先它已是接口,它具备API一种能力,然后形成车联生活元素和智能设备要素的一种连接。
充电桩已经不是充电桩了,它并不仅是星星充电这样一个企业产物,而是会成为更加可视化的一种日常,而这个可视化是通过数字化来完成。在这样一个最小的场景颗粒度里面,我们看到所有从5G到AI,从车联技术到一系列的自动驾驶技术所形成的应用场景解决方案之后,都开始一个新的思考:生态友好性,这是我们对于可持续商业的一种认知,也是构成普惠观念的一种价值贡献。
也就是说我们在讨论共享还是分享,我们在讨论融资租赁还是讨论零首付买车,我们在讨论一系列的使用权,所有权,分享权,共享权,共治权的一种变化过程中,它不仅仅是形成一种模式创新,而是变成社会观念的一种普惠。
在刚才专家发言里面,多次提到我们现在关注的并不是一个口号和概念,我们关注的是能不能去定义新的生活方式与新的用户观念。我们创造了何种进步,在这样的进步里面,连时尚产业、奢侈品产业都开始知道,不形成这种友好性,不形成对于生态、环境、可持续商业的一种解决方案,我们都没有资格去做透明化的溢价。
电动汽车呢?新能源汽车呢?从这个角度我们来思考,造车并不是简单被定义为是一个互联网造车势力,也不是说5G是一个高速的数据传输革命,更不是说自动驾驶是不是一个全新场景的创造,而是说新能源本身就是一种思维方式。
第二届须弥山大会我们由来有自?我们是为了一个共同行业目标,是为了提升行业的效率,为了提升行业的信用,为了解决具体用户体验。那种最小的应用场景问题,能不能被我们真实快速有效的解决?
我们讨论的是人机交互还是人车交互?如果说这是交互,那么这是保守还是激进?所有激进在今天看来都过于保守,所有的名词在今天看来就像多少年前我们所谈到小灵通一样,它充满了过渡阶段的隐喻,历史长流浩浩荡荡,智能化数字化不可逆,不仅仅在我们今天一种车联场景里,也会表现在我们社会经济文化生活的每一个维度。
我们在这个时代共进步,共同发展,谢谢各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