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市、倒闭、收购,充电桩市场凉了?

发布日期:2018-08-01  来源:爱卡汽车

核心提示:近日,一则北京富电绿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简称富电绿能)终止在新三板挂牌交易的消息,再度将业内的目光聚焦于充电桩市场。  
 近日,一则北京富电绿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简称“富电绿能”)终止在新三板挂牌交易的消息,再度将业内的目光聚焦于充电桩市场。
 
  在这个以投资高、回报周期长为诟病的行业,富电绿能是首家对外宣布盈利的充电桩企业。而如今,该公司相关负责人向爱卡汽车透露,“北京西站、宜家、鸿坤等充电站已关闭很久。”该人士还表示,由于富电绿能因拖欠员工工资和供应商款,目前正在走仲裁手续。
 
 
  自2015年1月,富电光伏智能充电站在北京华贸中心落成,到去年7月,国家领导人亲自调研具有标志意义的站点,再到如今因拖欠各种款项等待仲裁,富电绿能的生存轨迹一落千丈。
 
  然而,富电绿能却并非个例,生存状况出现危机的企业不在少数。今年年初,充电网科技公司被曝因资金链断裂而宣布停止运营。无独有偶,同样在行业内小有名气的聚电网络科技有限公司则走上了被收购之路。该公司一位高管坦言,“聚电被沃尔(新能源)控股了,我也即将离开聚电。”
 
  退市、倒闭、被收购,短短两三年间,曾被资本看作“万亿级蓝海”的市场,如今却是千疮百孔,这与发展势头正猛的新能源汽车市场形成了“冰火两重天”的局面。难道充电桩市场真的凉了?
 



充电桩市场凉了?
 
  富电欠款、充电网倒闭、聚电被收购等案例,给一直处于亏损的充电桩行业来了个“下马威”,似乎预示着一轮淘汰赛即将来临。
 
  然而,这仅仅是首轮资本争夺战的谢幕,过度烧钱而盈利困难,或者连盈利模式都不清晰的企业已经率先被淘汰。就像共享汽车,率先出局的原因大多是因为企业资金链断裂或盈利模式不清晰,而存活的企业依旧靠不断的融资来续命。
 
  虽说与前两三年资本的群雄逐鹿、企业的跑马圈地相比,当前的充电桩市场稍显平静,但这只是企业战略调整的使然,充电桩市场不仅未凉,而且新一轮淘汰赛也正在拉开帷幕。
 
  数据显示,截止到去年年底,全国充电桩数量达到了45万个,今年前5个月,全国新增公共充电桩5.23万个,较去年同期有所增长。不过,要想实现2020年超过480万个分散式充电桩建设的目标,满足500万辆新能源汽车的充电需求,当前市场仍有极大的发展空间,这也正是大部分企业即使盈利困难也不放弃的根本原因。
 
 
  据主要从事充电桩展会多年的相关人士介绍,今年的充电桩设备展依旧吸引了不少商家。“(充电桩参展商)比去年少了一些,但总体没有少多少。基本上还是之前的参展企业,以及一些中小型充电桩企业。另外,不少此前做模块的企业现在也开始做桩了。”该人士补充道,“很多企业看好未来市场,还是愿意投入。只不过前两年投入很多资金的企业现在都在收缩。”
 
  此外,虽然曾有充电桩运营企业表示,“75%的充电设备投资打了水漂”,资本的狂热也开始趋于理性,但目前仍有不少投资者青睐这一市场。
 
  例如,去年11月,智充科技宣布获得千万级美元A轮融资;今年5月,“充电加”运营商获顶商投资天使轮融资;6月,一家名叫电尾猴的充电桩运营平台完成了千万级A轮融资,等等。
 
  静观其变还是主动求变?
 
  虽然充电桩市场未凉,企业的热情也未消退,但这并不意味着企业的生存状况良好。事实上,高投入、低回报、模式不清晰、部分站点用户体验较差等问题,依旧是在新一轮竞争中困扰大多数企业的难题,如果解决不了问题,随着资本的消耗,被淘汰的企业会更多。
 
  在这种岌岌可危的生存环境之下,越来越多的企业采取保守的态度,不再投入过多资本去建桩,而是将战略转移到充电桩的运营上。“跑马圈地的时期已经过了,现在很多企业都开始做运营了,至少部分充电站是见得到回收周期的。”国家电网相关负责人表示。
 
 
  例如,据北京中星时代有限公司新能源事业部总经理张魏丽介绍,“虽然充电桩业务还在,但我们是军工企业,重点还是放在原有业务上。”此外,已被收购的聚电,目前仍是在运营此前已建好的充电站和销售设备。而万马新能源则是运营与建桩“两手抓”,不过建桩也更加趋于保守。“我们是随车布桩,有需求就去建,主要服务于运营车辆。”
 
  相比于“保守派”,国家电网、普天、特来电、星星充电等较大型企业则已开始主动求变。
 
  例如,去年9月,中国普天、特来电、依威能源集团、星星充电等企业与宝马达成合作,为宝马在全国实现即时充电桩铺路。至于合作模式,星星充电有关负责人表示,“主要是将一些充电站刷成宝马标识,数据接入宝马平台。”而特来电相关负责人表示,“与宝马的合作不仅限于此,也有其他模式但尚不能透露。”
 
  此外,国家电网旗下的国网电动汽车公司与神州优车也在充电基础设施建设、充电解决方案、车辆租赁等方面达成合作。
 
  单枪匹马不如开放合作
 
  “充电桩行业最开始有太多互联网思维主导,现在是该回归传统的时候了。”聚电相关负责人表示,“以前赋予充电桩太多东西,其实它就是一个满足充电需求的设备。”随着一轮资本的淘汰赛,企业的认知也逐渐清晰,而在新能源汽车快速发展的当下,主动开放合作远比企业单枪匹马“烧钱”更加有效。
 
  例如,从新势力造车企业对建桩的思维来看,蔚来汽车董事长李斌曾透露,将通过大数据,对车主的行驶轨迹进行了解,进而有针对性的进行充电桩布局。目前,蔚来汽车的重点放在了新车的交付上,对于充电桩的布局也仍需投入较大精力。尽管蔚来并未表示会与充电桩企业合作,但要想保障其服务水平尽快跟上进度,与有经验的充电桩企业合作,似乎是更好的选择。
 
 
  汽车企业与充电桩企业的合作,包括充电站点的个性化建设、充电桩的个性化设计,以及数据的互联互通等,将更加有助于双方的共赢,与此同时,这种合作也将进一步加速充电桩行业的优胜劣汰。
 


 
 
[ 新闻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沪ICP备16055099号-94

风光储网 版权所有 © 2016-2018 咨询热线:021-6117 0511  邮箱:sina@heliexpo.cn 在线沟通:

本网中文域名:风光储网.本站网络实名:风光储网-最专业的风光储行业信息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