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美国智库机构布鲁金斯学会的这份研究报告给出的字数很大程度上说明,作为当前人工智能领域的最前沿,自动驾驶汽车投资的炙手可热。
来自《科技日报》的报道,该智库机构的研究人员称,他们所收集的160多项商业活动情况是完全基于公开信息,囿于数据收集的局限性,800亿美元可能不完全准确,但相信全球在无人驾驶技术领域的投资总额要超过这一数字。
报告指出,这些投资活动主要集中在美国,此外还有中国、德国、以色列和英国。投资主体有福特、梅赛德斯这样的汽车制造商;Uber、滴滴这样的车辆运营商;英特尔和英伟达这样的的芯片制造商;还有谷歌和微软、苹果等互联网科技公司。所投资领域则涵盖了几乎所有与无人驾驶相关的技术。
研究数据显示,2016年是全球无人驾驶汽车技术投资活动的一个拐点,自2016年开始,投资活动明显增多,目前仍呈上升趋势。进入2017年,无人驾驶领域的投资出现了很多“大手笔”,最大的一次并购是英特尔153亿美元收购ADAS巨头Mobileye。报告称,2018年全球对无人驾驶技术的投资总额将会远远超过800亿美元,且会在未来一段时间内继续上升。
现阶段来看,无人驾驶产业已处于窗口期,随着技术不断成熟,未来5至10年内,无人驾驶将实现产业化,开始大规模普及之路。市场研究公司HIS则预测,2025年,全球无人驾驶汽车销量将达到23万辆,2035年将达到1180万辆,届时无人驾驶汽车保有量将达到5400万辆。其中,2035年,4级完全无人驾驶汽车每年销量可达到480万辆,北美市场份额将达到29%,中国为24%,西欧为20%。
然而,如今,随着巨头的进场,这些投资都面临着难以回收的风险。
2017年4月,百度启动了Apollo计划,宣布将自己的无人驾驶技术免费提供给合作伙伴使用,自己通过数据等其他方式盈利。在Apollo计划下,一家车企可能用几周甚至几天时间就能搭建起一辆无人驾驶测试车,毫无疑问,这个计划对车企具有强大的吸引力。截至目前,全球范围内已经有近80家公司加入Apollo计划,百度已经搭建起了全球最大的无人驾驶生态技术。
在此背景下,其他巨头如果想跟百度主导的生态竞争,技术免费开放,将是它们不得不考虑的一个选项。然而,免费的前提是,你得有其他的商业模式;否则,免费就是赔钱赚吆喝。
可以说,在Apollo计划的冲击下,全球数以百计的企业在自动驾驶领域的大量投资都面临着巨大的回收风险。今后,每个企业在向无人驾驶投钱时,都得先谨慎考虑清楚,如何避开阿波罗计划的冲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