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利新能源汽车销售有限公司执行总经理、易停控股有限公司总经理。近年主要负责及主导参与的项目有伦敦出租车收购及本土化销售项目、杭州微公交项目(全球最大规模纯电动汽车分时租赁项目)孵化、曹操专车项目(绿色专车出行)等,首创停车产业与新能源汽车产业结合商业模式。
中国汽车工业发展过去以所谓的“市场换技术”,即牺牲自主研发能力为代价来获得西方国家的成熟车型,事实上却失去了市场没有换来技术,仅近几年才逐渐崛起为数不多的几家自主品牌。而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全世界几乎处在同一起跑线上,中国完全有机会在新一轮的产业变革中实现弯道赶超。
2015年11月,吉利汽车发布“蓝色吉利行动”新能源战略,吉利首款纯电动汽车——帝豪EV正式上市。一年多来,吉利新能源汽车在市场上表现如何,有哪些技术优势,吉利汽车探索了哪些商业模式,未来将如何加快转型?近日,有记者就这些问题专访了吉利新能源汽车销售有限公司执行总经理李岩松。
坚持“造每个人的精品车”
吉利首款纯电动汽车——帝豪EV在2015年11月广州车展上才正式发布,2016年4月8日在北京正式上市销售。在国内的几个主机厂中,我们确实算是最晚的一家。
这是因为我们坚持品质优先的原则,为了打造技术更成熟、品质更可靠、性能更优良的产品,我们宁可晚一点进入新能源市场,其实这正是吉利“造每个人的精品车”理念的一个具体体现。这一理念在已实现百万销量的帝豪以及博瑞、博越等车型上都得到了验证。
今天吉利的产品从整车设计,到工艺、品质、性能,各个方面都实现了质的飞跃,消费者的口碑和市场的销量也见证了吉利品牌整体的提升。帝豪EV上市后的市场表现及消费者的口碑也印证了这一点,2016年帝豪EV终端销量在纯电动乘用车排名第一。
这得益于我们前期在新能源汽车方面过百亿元的研发投入,以及吉利汽车这些年对品质和用户体验的不断追求。
产品品质是帝豪突围的主要因素。作为吉利首款高性能中级纯电动轿车,帝豪EV源于销量超百万的帝豪平台,产品品质经受了百万消费者的考验。帝豪EV今年先后成为外交部外事礼宾用车和G20杭州峰会官方指定用车。此外,帝豪EV综合续航里程为253公里,媒体实测续航超过了300公里,产品品质得到了各方印证。
虽然吉利品牌目前在售的新能源车型仅有帝豪EV一款,但我们对平台研发、技术路线的探索早已经在路上。2007年,我们就开始研发混合动力技术,并逐步加大对纯电动、插电混动等车型技术的研发。
未来,我们对于新车的推出依然不会急于求成,还是会按照现有风格,偏向于以产品为核心竞争力角度来努力。
探索创新商业模式
目前,新能源汽车的推广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比如说充电设施、地方补贴政策的制定与实施、地方政府对推广新能源汽车的态度和决心等因素。比如在充电设施不完善的城市,消费者的购车选择会受此影响,这是纯电动车与燃油车的不同之处,也是新能源汽车市场没有完全市场化的体现。
结合对政策和市场的判断,除了北上广深等一线城市,南京、厦门、青岛、成都等城市,也将是吉利新能源车今后推广的重点。我们希望,未来能够尽可能地克服政策干扰,能够更多地从真正满足市场和消费者需求的角度进行市场化推广。
由于新能源汽车市场培育还未成熟,充电基础设施、电池问题、消费者对新能源车的认知、购车、用车模式等因素的变化,促使我们必须重新定义产品,也因而带来了一系列不同的营销乃至商业模式的变革和创新。
除了对个人销售,我们还通过专车平台推广新能源汽车。2015年,吉利投资成立了曹操专车,提供新能源专车出行和分时租赁服务,致力于成为“互联网+出行”领域首个建立新能源汽车出行服务标准的专车品牌。
目前,曹操专车已经在杭州、青岛、宁波、南京、厦门、成都等地投放了几千辆帝豪EV,下一步将在天津、太原等城市投放。
我们设立曹操专车的初衷是最快速地对帝豪EV实现比较高频率、高强度、大样本的品质验证,使我们能够在第一时间得到驾驶员、乘客的反馈,并根据这些反馈快速改进提升产品。最早一批专车在2016年1月投运,按每天跑300公里算,已经跑了十多万公里,对车辆的验证超乎预期。我们还探索采用新能源分时租赁的方式,更好地满足用户多样化需求。
当然,吉利的运作模式是对全产业链的研究和串联,而不仅仅是汽车的制造和销售环节。打通新能源汽车产业链各个环节,形成良好的生态,一直是各方努力的方向。比如关于充电网络建设困难、电池成本、新能源二手车的利用、新能源产业链金融、动力电池的回收和梯次利用等问题,是行业共同面对的课题。我们将持续积极地参与和探索解决方案。这些问题解决好了,行业才能持续健康发展。
抓住机遇加快转型
中国汽车工业发展过去以所谓的“市场换技术”,即牺牲自主研发能力为代价来获得西方国家的成熟车型,事实上却失去了市场没有换来技术,仅近几年才逐渐崛起为数不多的几家自主品牌。而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全世界几乎处在同一起跑线上,中国完全有机会在新一轮的产业变革中实现弯道赶超。
2015年,吉利汽车在广州车展发布“蓝色吉利行动”,宣告了吉利集团将正式发力新能源汽车,将在研发和技术上不断创新,加速向新能源汽车企业转型。
吉利新能源车采用纯电动(EV)、插电式混合动力(PHEV)和油电混合动力(HEV)三条技术路线,依托中高端纯电动汽车FE平台、小型专属纯电动汽车PE和CMA中级车基础模块化架构,大力推进新能源战略的快速实施。
吉利新能源技术依托吉利研究总院、欧洲研发中心(CEVT)和吉利英国研发中心三大团队,同时,还将整合全球优质的供应资源打造新能源核心部件,并在新能源汽车的核心技术开发、制造工艺、平台建设、实验设备等各项技术研发上进行持续投入。
其中,在瑞典哥德堡设立的吉利汽车欧洲研发中心,由沃尔沃和吉利联合组建,致力于打造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中级车模块化基础架构。去年10月在德国发布的全新中高端品牌LYNK & CO,便是基于吉利与沃尔沃共同打造的CMA模块化平台,其在主动安全、车联网、新能源、自动驾驶等领域都有出色表现,这也意味着吉利以后的新能源汽车将受益于欧洲研发中心。
在研发团队管理方面,吉利始终坚持“尊重人、成就人、幸福人”的人才管理理念,努力为广大技术人才提供良好的工作平台。在积极引进人才的同时,吉利为他们提供了良好的工作环境,比如与沃尔沃、国外一流的汽车研发机构项目合作,让技术人员有机会学习和接触到最前沿的汽车科技技术,鼓励技术人员“走出去”,到标杆企业学习;为帮助外籍专家融入中国,我们为每一位外籍专家配备了生活助理,为他们提供工作、生活指引。
“蓝色吉利行动”提出了率先承诺提前全面实现国家减排标准、实现到2020年新能源汽车销量占吉利整体销量90%以上等战略目标。这是一个大的方向和目标,未来我们将会朝着更充实、更具体、更务实的方向来制定实施计划,包括与政策的对接、与市场现实需要的对接等。
我们认为,未来移动出行将不仅仅意味着从A点移动到B点,它还意味着更自由、更富于乐趣和情感的用车生活。作为汽车制造商,吉利应该做出行解决方案的实践者。通过对出行解决方案的探索,我们能够更好地了解驾驶者、乘车者的用车行为,从而能够更好地进行研发,推出市场所需要的车型及技术。
在未来的车型上,我们已经全面朝智能驾驶的方向去做了,包括行人保护、自动泊车、巡航、位置服务等智能辅助驾驶功能都将是基础配置。由于吉利在研发上的多年投入,我们有信心和世界先进水平同步,而且成本将大大降低。
2016年12月19日,国务院正式发布《“十三五”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再次明确了新能源汽车、新能源和节能环保等绿色低碳产业的战略地位。
汽车的智能化、互联化,尤其是新能源化,让中国汽车企业和欧美日等国际汽车品牌有了一个相对公平的竞争机会,中国汽车品牌崛起的机遇就在眼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