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汽车产业:合资难撼现有市场格局

发布日期:2017-07-27  来源:中国汽车报

核心提示:日前,国家发改委、商务部发布了《外商投资产业指导目录(2017年修订)》(以下简称2017版《目录》)。值得注意的是,2017版《
        日前,国家发改委、商务部发布了《外商投资产业指导目录(2017年修订)》(以下简称“2017版《目录》”)。值得注意的是,2017版《目录》对汽车领域明确提出,同一家外商建立生产纯电动汽车整车产品的合资企业,不受合资企业仅限两家的数量限制。早在今年6月1日,江淮汽车与大众汽车集团签署了合作协议,成立了我国新能源汽车领域的第一家整车合资企业。2017版《目录》的推出可以看作是承认了江淮与大众合资的合法性,也进一步为外资企业在华成立新能源汽车合资公司亮了“绿灯”。国家政策的“开闸放水”是否会引来新一轮的合资热潮?外资企业的进入是否会对国内现有的新能源汽车格局造成冲击?直至目前,行业对这一系列问题的争论仍十分激烈。

blob.png

■合资将成趋势未必成潮

目前,我国新能源汽车发展势头正猛。据统计,2017年上半年,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完成21.2万辆和19.5万辆,同比增长19.7%和14.4%。其中纯电动汽车产销分别完成17.5万辆和16万辆,同比增长30.4%和26.2%。面对如此蒸蒸日上的市场以及放宽的政策,外资企业仍然会按兵不动吗?这是否会引发新一轮的合资热潮呢?中国汽车工程学会理事长付于武认为,江淮、大众的成功合资,势必会引发更多的企业争相效仿。“我认为这个现象一定会出现。”上海交通大学汽车工程研究院副院长殷承良告诉记者,2018年即将正式实施的“双积分”政策,已经让不少外资品牌如同热锅上的蚂蚁一般焦虑,此前这些外资品牌在新能源汽车的推行上步伐相对缓慢,因此未来负积分将会很严重。明年到来后,很可能要面临罚款、限制销售等处罚。因此,殷承良认为合资数量放开以后,外资企业势必会行动,抓住这次机遇,以平衡自身的负积分。

今年6月,国务院法制办正式公布的《乘用车企业平均燃料消耗量与新能源汽车积分并行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办法》),给很多车企带来了压力。《办法》中明确规定,2018年至2020年,乘用车企业的新能源汽车积分比例要求分别为8%、10%、12%。2020年以后的新能源汽车积分比例要求,由工业和信息化部另行制定、公布。

殷承良告诉记者,面对“双积分”压力,加紧在华寻找合资伙伴或许将成为外资企业的不二之选。此前,大众汽车品牌中国CEO冯思翰向媒体坦陈,大众汽车品牌希望能通过自身努力达成新能源汽车的积分比例,但不排除与合作伙伴协商的方式。江淮与大众合资的新能源汽车公司,势必在新能源汽车积分上具备一定的优势,大众汽车可以借助此渠道,以较优惠的方式购买积分,使自身的积分达标。

不过,有专家认为,虽然外资企业的确面临这样的积分压力,但合资合作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全国乘用车市场信息联席会秘书长崔东树认为,江淮与大众合资的审批有着很复杂的背景,而且外资企业一般与中国车企在传统汽车领域形成了比较牢固的合作关系,如果再专门进行新能源汽车合资,其效益未必突出。但只要涉及到合资就势必会产生大量投入,对于外资企业而言不一定划算。他认为,2017版《目录》的推出的确会在一定程度上引发“合资热”,但未必会形成潮流。

■合资难撼现有市场格局

除放开新能源汽车合资数量限制外,2017版《目录》中还针对新能源汽车关键零部件领域做出了调整,针对汽车电子总线网络技术以及电动助力转向系统、电子控制器方面的外商投资,政策要求以合资的形式投资和开发。这表明,未来在我国的新能源汽车领域,无论是整车还是零部件,都将进入更加市场化的竞争状态,对外开放的步伐也将越来越快。那么,新一轮“合资热”是否会对我国新能源汽车的现有格局造成冲击,尤其是对于关键零部件企业是否会造成一定影响呢?

崔东树认为,新政策对零部件企业和现有自主新能源汽车企业都不会产生太大冲击。目前,我国大部分零部件企业在大集团体系下运行,独立的电池企业也有比较好的发展空间,因此新一轮的“合资热”不会对零部件企业产生太大冲击。对自主品牌而言,目前大多数企业生产的新能源汽车都属于低端产品,与合资品牌即将生产的产品在市场上不会有太多重合区间。

在殷承良看来,国内新能源汽车零部件企业不会受到太大影响,但对整车企业是有影响的。他认为,“双积分”政策对自主品牌是利好政策,因为外资企业还没有对这个政策做好准备,这可以为我国新能源汽车企业的发展赢得空间和时间。“现在放开实在是有点早。”殷承良告诉记者,如果在2020年左右放开合资限额或许会更好,至少能为我国的新能源汽车发展赢得一定的机遇期。目前,他十分希望国家能在合资审核上严格把关,切勿让民族汽车工业失去这个良好的发展契机。

■“狼来了”自主车企如何应对

长久以来,对于新能源汽车是否需要合资这个问题,汽车行业内一直存有争议。有观点认为,我国在传统燃油车的合资上已经有过不少教训,市场和技术都没有得到。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教授、国家乘用车自动变速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徐向阳对此即十分担忧,他认为,传统燃油车合资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也很有可能在新能源汽车的合资中重演。

但在崔东树看来,新能源汽车的合资与此前的合资在环境上已有很大差异,中国在新能源汽车制造方面有很明显的优势,引入外资企业进入,可以充分激发竞争,更好地促进自主品牌的进步。崔东树告诉记者,目前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有技术也有市场,但不能固步自封、闭门造车。“引入外资,可以更好地促进技术竞争、保持产品的先进性,避免自娱自乐。”崔东树说。

“新能源汽车合资门槛降低是大趋势,而且是必须要放开的。”国家能源局规划司规划处原处长刘建平告诉记者,放开才能更好地引入技术,让中国的新能源汽车与国际品牌的产品同场竞技。他认为,自主品牌应该对合资放开摆正心态,积极拥抱技术的引入,同时加强自身的品牌建设,这样才能实现自主品牌“走出去”,而不是仅局限于国内市场。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副秘书长姚杰认为,国家的政策实施将会进一步促进整个行业的公平竞争,这对自主品牌而言是利好的,自主品牌应该更有效地借助这种良性竞争的环境,实现自身在技术和品牌方面的突破。


 
关键词: 新能源汽车
 
[ 新闻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沪ICP备16055099号-94

风光储网 版权所有 © 2016-2018 咨询热线:021-6117 0511  邮箱:sina@heliexpo.cn 在线沟通:

本网中文域名:风光储网.本站网络实名:风光储网-最专业的风光储行业信息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