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告显示,2017年4月,公司以合计7150万元收购了上海卡耐5.72%的股权,随后的5月,公司又以6897.75万元的价格取得上海卡耐5.41%的股权。此次公司再加码10亿元,成为卡耐新能源第一大股东。
据了解,卡耐新能源成立于2010年,是由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和日本英耐时株式会社(Enax)合资成立的动力电池企业。
在2017年“锂电供应链好产品全国巡回调研活动”中,高工锂电调研了解到,卡耐新能源以三元软包为主,目前量产的NCM111体系26Ah三元软包电池比能量达170Wh/kg,523体系36ah三元软包电池比能量达可达220Wh/kg,同时正在加速推进比能量达250Wh/kg的811体系电池。
公开资料显示,卡耐新能源正在江苏、柳州、南昌等地扩建生产基地。其中,目前上海基地产能为0.24GWh,南昌基地的产能为0.54GWh。计划未来上海基地的产能可达0.45GWh,南昌基地的产能可达0.74GWh,柳州基地的产能可达2GWh。
科陆电子表示,卡耐新能源目前处于生产能力扩张期,资金需求较大,其营收和盈利能力将在生产能力扩大后得到增强。
对于科陆电子而言,公司在新能源车-桩-网方面已经形成较为完善的产业链条,此次加码动力电池,在新能源车与储能两大领域之间加入核心纽带,利用车辆运营带动动力电池在储能市场上的梯次利用,各项业务产生更强协同效应。
从当前情况来看,软包电池正与圆柱和方形电池形成“三足鼎立”的格局。凭借容量大、内阻小、设计灵活、安全性高、重量轻等多重优势,截止目前,现代、福特、沃尔沃、戴姆勒、北汽、上汽、奇瑞、上海通用等海内外车企都已发布多款配套软包动力电池车型。
数据显示,2016年国内软包锂电池产量22.99GWh,占比36.2%,市场占比已经超过圆柱,紧随方形之后。未来软包电池在动力领域或将有更大发展空间。
但是值得注意的是,尽管安全性和能量密度兼顾优势明显,但软包电池要爆发依然有着资金、成本、性能稳定及一致性等种种难题。比如动力电池用铝塑膜国产化进展缓慢,导致软包电池企业购买进口产品,成本高企。软包电池是否能够冲破这些瓶颈,对未来的动力市场格局影响深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