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进电动汽车产业化是国家发展低碳经济、落实节能减排政策重要举措,而电动汽车普及应用的关键前提是必须有方便、快捷、安全的充电设施和服务。因此,解决充电设施的一致性、车桩互操作性、充电安全、电磁兼容性以及互联互通等问题对于大规模推广应用电动汽车,减少汽车尾气排放,有效缓解城市大气污染问题,提高电能占终端能源消费比重,减少石油资源消费,大幅降低国家对石油资源进口的依赖程度都具有战略意义。
随着新能源汽车市场的快速发展,从2016年7月到2017年6月,月均新增公共类充电设施约7486个,2017年6月同比增长110%。目前,全国共有公共充电基础设施17.1万个,充电设施生产和运营企业500家。但是,目前充电基础设施质量良莠不齐的问题逐渐显现,充电枪质量不过关、车桩兼容性差等各种充电问题不断涌现。现实问题让充电基础设施的标准和规范迫在眉睫。为适应当前电动汽车和充电设施的产业发展形势需要,尽快统一充电设施的检测、评定手段成为产业发展的关键。
国务院出台的《关于加快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建设的指导意见》中也明确提出,要健全电动汽车和充电基础设施的管理体系,组建充电基础设施促进联盟,并严格充电基础设施的准入管理,其目的就是为了提高市场充电基础设施的产品质量和安全性。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标准化中心副主任刘永东表示:“企业自律可以带动整个行业自律,推进充电基础设施解决上述问题。”
为了更好做好充电管理工作,联盟标准实施促进专业委员会,在今年初启动了第二期电动汽车充电系统互操作测试公益性活动,组织12家充电设施检测机构和电动汽车检测机构,对65家充电设备企业的40款产品和12家电动汽车制造企业的14款车型进行了产品测试和实车实桩测试,并于今年4月26日召开测试活动总结会,向社会公布了测试结果。测试活动进一步验证了标准,提高了测试水平,进一步规范和统一了充电设施检测、评定手段,为启动充电设施标识管理工作奠定了良好基础。
发布会现场,充电联盟正式推出“双标识”,左侧为联盟标识,右侧为认证检测机构标识。“双标识”体现了检测方和认证方的职责,其中检测机构要对产品质量负责,认证机构则承担整个过程的法定责任。
据了解,充电基础设施标识将采取自愿申请的原则,充电联盟将率先在联盟内企业实施,非联盟成员企业可自愿实施。充电联盟的标识管理工作属于非盈利活动,而测试和检测机构则将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进行收取一定的费用。今年8月中旬,统一标识将开始接受企业的评定申请,9月中旬确定标识申请的企业名单,并开展审查试验工作,有望在10月底公布第一批经过标识评定的企业产品。
对于标识的评定将会实行“型式试验+初始工厂检查+获得标识后监督”相结合的模式。有关专家指出,“这种模式是当前检测比较严格的程序,能够有效保证产品检测的一致性。”同时,联盟还将不定期地对检测机构及已检测的产品进行抽查,以保证标识管理的规范化。未来,充电基础设施的管理将采用统一管理办法、统一组织体系、统一测试能力的统一管理,并统一标识(充电联盟标识+检测认证机构标识),统一产品实施规则(产品认证可实施规则、检测程序和检测平台条件)的三个统一的原则,推进充电基础设施产品质量安全,为互联互通提供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