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速布局新能源汽车产品线、大手笔投资新能源汽车生产基地、设立独立公司,加上智能网联方向的提出,广汽乘用车在新能源的步伐已经越来越快。在新能源汽车领域里,广汽起步并不算早,也不算最激进的那个,而如今的快步伐是否会如广汽所愿取得理想中的效果呢?
童济仁汽车评论 编辑丨辰巳
广汽集团日前发布的公告显示,董事会以全票赞成通过设立集团全资子公司广汽新能源汽车有限公司的方案,投资总额为6亿元。这意味着继北汽新能源、奇瑞新能源后,广汽新能源也宣告单飞。
广汽新能源单飞,与北汽、奇瑞相比,是否为时已晚?
事实上这一举措早先已有前兆。今年3月,广汽集团通过了广汽乘用车投资46.94亿元建设全新新能源生产基地,产能为每年20万辆。而在新能源公司单独成立后,还将继续增资22.64亿元用于该生产基地的扩建。仅今年上半年,广汽已在新能源领域投入70亿元。大手笔的投入是先决条件,然而广汽如今“看似略晚”发力新能源,还有哪些潜在的风险与机遇?
▎新能源资质——悬而未决的“尚方宝剑”
自2016年3月起,已有15家企业相继获得了新能源汽车生产资质,其中传统车企中的新能源公司中包括北汽新能源、奇瑞新能源、江铃新能源三家。根据这15家新能源车企的申报产能核算,年产能总数已经达到117万辆,而我国到2020年的规划目标是达到200万辆的新能源汽车产销水平。如此看来,目前的产能规模已接近国家的预期。
不仅是产能规模,行业内对获得新能源生产资质的新兴造车势力也存在褒贬不一的争议,这也同样会影响国家部委对于新进企业申报新能源汽车生产资质的审查和监管,一定程度上会减缓新能源汽车生产资质的审批。
广汽新能源单飞,与北汽、奇瑞相比,是否为时已晚?
因此,此时广汽新能源单独设立公司,首先面对的问题就是要申请新能源汽车生产资质。按照广汽方面透露的消息,新能源公司将向发改委提交资质申请和向工信部申报车型目录准入,而这个批复时间最快也需要16个月。
▎纯电动车型——产品路线的重新抉择
同样是在今年6月,国家发改委、工信部联合发布关于完善汽车投资项目管理的意见,其中明确指出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投资项目参照传统燃油汽车投资项目管理规定执行,而新建传统燃油汽车企业投资项目原则上将不再核准。这也就意味着新建的新能源汽车生产企业将只限于纯电动汽车的研发与生产。
而回顾广汽乘用车过去在新能源产品线上的布局,就不难发现其发展路径相对较为复杂。从“十五”旗舰的混合动力起步,而近几年则重点以插电式混合动力为主。
2014年底广汽乘用车首款新能源车型GA5 PHEV上市,采用了并非主流的增程式动力系统,在新能源汽车市场上并没有引起太大的关注。
广汽新能源单飞,与北汽、奇瑞相比,是否为时已晚?
时隔两年多后,广汽乘用车在2017年先后上市了GA3S PHEV和GS4 PHEV,但是仍然都是插电式混合动力车型,这就意味着这些车型仍然只能存在于广汽乘用车的现有生产线,而不能用作新能源公司的产品。
其实早在2015年的广州车展上,广汽乘用车就发布了GS4 EV纯电动车,但由于种种原因,这款车型直至现在也未能上市。而在今年北美车展上亮相的GE3就成为了广汽乘用车首个基于纯电动平台打造的车型,预计将于7月21日正式上市。
广汽新能源单飞,与北汽、奇瑞相比,是否为时已晚?
然而,仅靠一辆纯电动汽车显然是不够的。按照此前的规划,未来5年广汽乘用车在混合动力、插电式混合动力/增程式、纯电动三个系列中将共计有7款车型投放,到2020年新能源汽车产销实现20万辆目标。
虽然看起来广汽乘用车的新能源汽车产品线还颇为丰富,但显然广汽乘用车目前缺的是纯电动汽车,同时这也是广汽新能源作为独立公司申请新能源生产资质的重要一环。
▎反哺合资公司——实现自主价值最大化
国家新能源汽车积分政策的实施已经越来越近,对于众多车企,尤其是合资车企而言,这道政策的下发足以令它们格外紧张。既然合资公司的新能源汽车不可能在一夜之间变出来,那么众多已经在新能源汽车上布局多年的自主品牌就可以成为其有力的帮手。
广汽的合资公司中,广汽三菱、广汽菲克的车型基本以SUV为主,对于新能源汽车的渴求最为迫切。因此,广汽乘用车很有可能将自主或与合资公司共同研发的新能源汽车放在合资公司销售。
广汽新能源单飞,与北汽、奇瑞相比,是否为时已晚?
今年上海车展上,广汽三菱就发布了祺智PHEV,这是一款基于GS4 PHEV打造而来的插电式混合动力车型,而祺智品牌正是广汽三菱的合资自主品牌。
这其实是一次自主品牌向合资车企输出新能源车型及技术的尝试,而随着国家对于生产纯电动车型的合资企业放开不超过两家的限制,相信未来不仅是输出产品,甚至是广汽继续建立纯电动合资车企也是完全可能的。
以自主品牌独有的响应优势、本土化研发优势和广汽乘用车多年来在新能源技术上的积累,不仅能够实现“自给自足”,还有能力反哺合资公司,帮助合资公司满足国家政策的要求。这既实现了价值最大化,更加有利于提升广汽在合资公司中的话语权。
▎智能网联产业园——“后来者”的超车之举
虽然在新能源汽车领域,广汽乘用车来的并不算早,但是在大手笔投入新能源汽车的同时,广汽乘用车瞄准了智能网联的方向。
今年4月27日,广汽智联新能源汽车产业园正式开工建设,这是一个以广汽智能网联新能源整车工厂为龙头,集合广汽集团、互联网企业、合作伙伴的研发能力和资源,形成优势互补、全产业链开放的创新生态系统,首期建设将在2018年底完成。
广汽新能源单飞,与北汽、奇瑞相比,是否为时已晚?
也就是说,广汽并非单打独斗,而是正以一个开放的姿态,招揽更多的产业链上下游优质合作伙伴,共同参与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的研发和生产。
如果说去年年底,广汽进行了A股150亿元的融资,用于发展智能网联等相关产业是着眼于当下,那么此次产业园的建设,就是一次瞄准未来的长期规划。
广汽新能源单飞,与北汽、奇瑞相比,是否为时已晚?
在开工仪式上,腾讯、蔚来等企业均有高层到场考察。特别是对于一些新兴造车势力而言,在目前尚无新能源汽车生产资质的情况下,寻求传统车企以代工的形式生产是一个合理的选择。而产业园中整合研发、生产、配套服务的功能,非常适合代工生产的方式,对于广汽和新兴造车企业无疑是一个双赢的选择。
广汽新能源单飞,与北汽、奇瑞相比,是否为时已晚?
在新能源汽车几乎已经成为全行业必然的选择之时,广汽乘用车作为在近年来传统汽车领域发展非常不错的自主品牌,显然也要趁热打铁跟上步伐。虽然从时间点上看,广汽乘用车的动作稍稍有点晚,但好在动作并不算慢,产品线、产能都在加速补位。
而即使作为新能源领域的先入者,在当下政策对市场影响巨大的时候,其已有的地位也并不算稳固,这对于准备撸起袖子加油干的广汽乘用车来说也是有望赶超的机会。
目前在自主品牌新能源汽车市场,上汽、比亚迪、吉利、北汽、奇瑞、江淮等已有了多年的部署,如今再加入正在蒸蒸日上的广汽,以及那些踏实前进的新兴造车势力,这些车企组成的新能源汽车战线无疑就是未来中国汽车能够站在世界汽车前列的希望所在。